家应该是温馨甜美的地方,开满爱的花。
可很多的家,
很多孩子已经被父母控制,
多少妈妈,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摔坏,恨不得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
孩子上幼儿园,恨不得装一个摄像头时刻看到孩子的动态。
孩子做一件手工,刚刚拿到剪刀,就赶紧抢过去,说我来剪。
看到孩子做家务,二话没说抢走,说他做不好,读书才是正业。
结果,孩子自己的独立空间越来越少。
最后被全部侵占。
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却忘记了,要保持分寸感。
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和犯错的权利。
我一直强调给孩子尝试的权力,甚至可以让他们犯点错。
可很多妈妈不赞同,觉得我们父母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少犯错,让孩子不受伤。
否则要父母干什么?
的确,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几年,他们需要无微不至的关心,需要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可我们也要看到孩子对于自我的表达。
看到他们的反抗,其实是有原因的。
哪怕一个两岁的小孩,也有可能跟你举着小拳头说不。
他们在争取自己的权力,在表达自己。
你怎么办?
比如他就是要把这块石头拿回家。
他就是要把这毛绒绒的芦苇带回家。
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婆总是会犹豫。
但我总是选择支持小小鱼。
只是在家门口的时候,我会提醒他,不要让芦苇的毛全部掉了,就不好玩了,掉家里也不好搞卫生,你看他们很轻,风一吹就跑了。
建议你可以试着包一下,或者放阳台。
他达到了带回家的目的,也愿意配合放阳台。
而如今,他还是会捡石头回家。
但是不会带芦苇回家。
有时,我们要相信孩子。
他们并不是那样蛮不讲理,真正蛮不讲理的孩子,都是被逼出来的。
因为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讲,他们只能蛮干。
也要相信孩子的选择,他们也会考虑后果。
有时比你还清楚地记得后果。
而前提是要让他们自己去做,而不是你告诉他结果。
在做的过程中,孩子明白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而下次,他就会做得更好,更自觉。
你什么时候才能放开孩子的手?
也许你会说等孩子准备好的时候。
其实,很多孩子早就准备好了,比如到了六七岁的年龄,他们已经能独立做很多的事。
可妈妈却还停留在一两岁里。
渴望拥有孩子的全部时间和关注。
可是孩子却渴望不按照妈妈的安排。
结果妈妈就想尽办法来讨好,或者打击孩子,用这些方法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因为只有控制住了,才能感觉良好,感觉自己被需要,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妈妈。
可这样却会牺牲掉孩子的空间。
只有在被需求的时候及时响应孩子,在不需要的时候,懂得让开的妈妈,才能让孩子的独立空间变大,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发展出健康的独立人格。
让自己跟着孩子一起成长,有足够的勇气放手。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研究了数万例母婴关系后,他说,做妈妈,做个足够好的妈妈就行了。
这个足够好,我觉得是爱不能少,少了就不够好,但是也不能过分,因为多了也不是好事。
这就是父母的“分寸感”。
而怎么做到有分寸感,却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学习的。
上一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