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总是被父母“差评”的孩子,长大后有多苦!

发布时间:2020-09-17 10:00:09 阅读:410次

  首先,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一个5岁的女孩经常对着一只毛绒玩具熊自言自语,就是不愿意和父母说话。父母以为孩子得了自闭症,四处求医。

  经过多次心理治疗后,女孩说了一句话,父母当场就留下了眼泪:“因为玩具不会开口骂我。”

  原来女孩的妈妈性情急躁没耐心,经常无意间说孩子:

  “你别添乱了……”

  “哭什么哭?”

  “你怎么这么笨呢?”

  妈妈这些情急之下无意的口头禅,在孩子心中居然成了严厉的责骂。

  为了不惹妈妈着急、生气,她开始疏远妈妈,不跟妈妈说话,也不愿意跟其他人交往,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跟玩具熊说话。

  如果父母一直否定孩子,给孩子差评,无限放大孩子的缺点,甚至把孩子的缺点、错误常常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会受到无法想象的心理伤害。

        

  01

  父母习惯差评,孩子深深自卑

  *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讲述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从我小时候开始,父母就没有给过我多少肯定。

  尤其我的妈妈,每次骂我总是会骂些很难听的话,类似什么“人头猪脑,废物,看到你就很讨厌”等等。

  我对她骂我的这些话一直印象深刻,我已然不记得我曾因为她骂我的这些话而心痛落泪了多久。

  我很多次我想去干点什么事,我的父母,乃至我的家里人,都在不断地否定我,觉得我不可能把事办好。

  感觉他们一直在给我灌输这么个概念:你只不过是个干不成任何事,只会添麻烦的小傻子罢了。

  久而久之,我自己好像也就相信了这个“事实”,觉得自己的确是无能,办不成事。

  我也就接受了他们所给我安排的这么一个角色,在外人面前也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得很傻,然后别人也会对你有一种“笨”的评价…… 

        

  *

  我有一个发小,今年三十多岁了,却一直没谈对象,家里人都很着急,托我们这些朋友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过沟通才了解,原来,他是不敢,他很自卑。

  用他的话说,“我这么差,有谁会看上我,谁看上我,谁嫁给我,谁倒霉啊。”

  这话,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他的长相不算出众,但也算是五官端正,文质彬彬的那种,工作、收入也很稳定,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原来,当年被他妈伤害地太深了。从小他妈总是否定他,打击他:

  “我妈小时候总是骂我长得难看,又懒又丑,以后找不到媳妇。”他无奈地说。

  “一次又一次,从小骂到大,骂的多了,我变得很自卑,总觉得自己特别的丑。不敢和别人,尤其是女孩子说话,怕他们笑话我,嫌弃我。”

  他小时候的自卑一直延续到了成年。

  一般来说,在否定和打击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长大后都十分的自卑,自我价值的贬低。从而做事情不敢主动争取,很难去主动的追求异性,总认为自己配不上她。

  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意识有两个来源:

  一是自我意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二是源于他人,都被称为外来意识。

  对于认知不全面,生活阅历少,内心不够强大的孩子而言,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也常常依赖外人的评价。

  而和孩子接触最多,评价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父母总是不断强调孩子的缺点、所犯的错误,与其他孩子做比较,那孩子便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么糟糕的一个人,不值得别人的喜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成父母口中的样子。

  02

  被习惯差评的孩子,一生追求别人的认可

  有一次姜文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他,“你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姜文说很多啊,比如我和母亲这么多年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

  做了很多努力也不行:“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看见我做的事情高兴,她老有一种不高兴的样子”。

  给母亲买房子,但是她也没有表现得多高兴,她还不去住,她不喜欢。

  姜文总结:我人生最大的挫折,是父母的差评。

  从事业的角度来说,姜文是成功的。

  可在他的内心,谈及与母亲时,还是会有一种落寞。

  因为从小到大一直被否定,所以他太渴望母亲的认可了,他一直想尽办法做可以让母亲开心的事,做让母亲肯定自己的事。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哪怕成年后,还是如此。

  李玫瑾教授直言,

  “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学不会爱自己。”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觉得孩子很多方面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等等,父母习惯性的去否定孩子,给孩子差评,让孩子失去自信,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他们也倾向于把自己放在比较低的位置上,会变得处处小心翼翼,甚至过分的讨好他人。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讨好型人格的朋友或同事,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一直迁就别人,哪怕自己受到伤害,因为他们自卑,他们敏感,他们害怕别人不理他,他们害怕别人给他差评,他们不敢说不,因为他们受到了太多的否定和打击,他们想要摆脱那种幼年时的感受!

  03

  父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是致命的

  据某项调查,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6名在看守所的少年犯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爸妈在我12岁时离婚,我妈每天骂我,经常让我去死”

  “说我没用,说我是个废物。”

  “从来都没夸过我,骂我最多的就是猪脑子,猪脑子......”

  让他们感觉伤害最深的词是:猪脑子、废物、就知道吃、丢人、是人都比你强、怎么不去死!

  最后,他们把这些语言变成了犯罪的武器:枪,斧子,水果刀…...被不停羞辱、否定、讽刺、挖苦、蔑视的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大窟窿,“绽放”着破败不堪的灵魂,胁迫他们用偏激的方式发泄创伤和屈辱。

  中国父母,尤其喜欢否定、打击孩子:

  否定孩子的感受:“有什么好哭的,能不能懂点事?”

  否定孩子的能力:“你洗不干净的,放着我来。”

  否定孩子的想法:“就你这成绩还想当医生,不是去害人吗?”

  否定孩子的选择:“你那工作有什么好的,还是当老师最好。”

  否定孩子整个人:“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

  总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内心有多苦?

  “从未获得肯定,长大后获得肯定都会认为那是周围人善意的谎言”

  “一回家就觉得特别压抑,家成了自己最不想待的地方”

  “羡慕无论有任何不顺、困难都可以无所顾虑告诉家人的人”

  “如果说人生有四季,我的前二十年是凛冽寒冬”

  ······

  04

  成年后的我们,该如何疗愈儿时创伤?

  我们可能从小到大受到过太多这种伤害,但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不会也不能一直生活在差评的阴影中,我们得积极的去面对,去疗愈,以下几个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父母不认可你,否定你,批评你,并不代表你就真的不好;

  很可能是他们缺乏欣赏、认可他人的能力。所以,你不必因为父母的不认可而自卑。

  父母不认可你,也有可能是你不符合他们的期待或者没有完成他们自己的需要和梦想。

  比如父母重男轻女,想生个男孩,而你是女孩。再比如有的父母有名校情结,当年自己很想考北大清华,没考上,就期待孩子考上名校,孩子没考上,就不认可孩子。

  这些都是父母的问题。

  总之,记住父母不认可你,并非都是你的错,你的不好。

  第二,父母的认可也并没有那么重要;

  作为孩子,我们依赖父母而生存。所以,会把父母的评价和认可看得那么重要。

  但是,现在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无论在经济上,生活上,还是人格层面我们和父母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

  父母说你好,你不会发家致富,父母说你不好,你也不会忍冻挨饿。

  但是如果你非常在意父母的认可,那么他们的否定和批评就会令你的内心非常痛苦。

  第三,不要和父母的差评纠缠,划清界限关系;

  分清什么是父母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

  父母认不认可是父母的事情,他们对也好,错也罢,那是他们的事,是他们该负责;

  我已经成年,我做我该做的事情,过我想过的生活。

  我可以对父母好,带父母出去玩,送父母礼物,关心他们等,这是我该做的事。

  但是他们的评价我不需要认可。

  第四,要为自己而活,而不要为了父母的认可而活。

  有的子女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但是现实是,如果父母无论他/她怎么做都对他/她不满意怎么办呢?

  就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儿再优秀,父母一样不认可她,还是会觉得儿子好,哪怕这个儿子其实在啃老。

  与其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而活,不如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后,祝你能够早日摆脱幼年的创伤,过好现在美好的生活!


上一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