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前有迷雾重重,后有莽莽追兵。风浪,都经历过一些;各种形色的人,也都见过了一些。
有人说,中年人每天都有两个模样:
一个驮着一家老小,挺立着似乎无所不能;一个顶着满身疲惫,又仿佛脆弱得一击即碎。
很多人,越是活到中年,越是小心。
朋友、亲戚、同学,包括和其他异性的接触,都是该避就避。认真数数,身边已然没几个人。
步入人生下半场,面对一些毫无意义交往的人,也的确该减就减,没必要多去联系了。
表面关系的朋友
太势利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很多交面不交心的朋友,是什么感觉?”
底下有个回答很扎心:
“原本以为自己朋友很多,和谁的关系都好。后来才发现,比没有朋友更孤独的是,热闹过后内心的空荡和落寞。”
酒肉朋友易交,真心知己难寻。
人到中年,算是明白了,常和你称兄道弟的人,有时并不是因为和你投缘,而是看你有用。
李白刚到长安时,才华横溢诗名远播,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有钱又豪爽,一日就能散尽千金,酒桌上着实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些友人,喝就玩乐可以,一谈正事就都如同醉了似的,打着哈哈四散而去。
改日李白再宴请时,一群人又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来赴宴。
相识满天下,知己无几人。
由古至今,皆是如此。
沈从文说:“大悲大喜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
走到中年,更明白了,有时不必大起大落,一旦你毫无利用价值,表面关系的朋友也就散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称之为“朋友”,那些虚情假意的关系,其实不要也罢。
见不得你好的亲戚
太自私
《东邪西毒》里有句台词:“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过什么叫嫉妒。”
人到中年,却不得不承认,见不得你好的人,往往是身边人。
即便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也不例外。有时候,身边总有这样的亲戚,最不希望你过得好,尤其不能比他好。
正如作家扇骨木说:“就算你没得罪他,他也会嫉妒你,诋毁你,甚至想毁灭你。”
老家有个表姐,中专毕业后留在当地一个厂子里做文职,积极上进,工作之余还很爱好写文。
我们时常交流写作心得,她也开了自己公号,多方投稿,厂里领导都挺赏识她,时常让她帮着写点材料。
后来不知道从哪传来的话,说表姐“不就会写几篇破文章,搞得多能耐似的,这么有能力还留在厂里干嘛……”
没过多久,表姐被领导举荐到总公司宣传部,薪水和职位都有了很大提升。
只是厂子里的闲言碎语就更甚了,说她攀上了关系找后门的也有,说她自愿被潜规则的也有,难听的话层出不穷。
领导也听不下去,私底下查了一下,才知道一直在传谣的,是表姐同辈的亲戚。
笑人贫,恨人富。这种亲戚,自私自利,恨不得你落魄,恨不得你穷困潦倒。一见你过得更好了,心里就十分不痛快。
这样的人,即便血缘关系再近,处不来,那就是一个陌生人。
早没了情谊的同学
太冷漠
前些日子,有高中同学提议,说订个日子,大家聚一聚,多年没见,怪想念的。
我没吭声,内心也的确有些抗拒。
一来早不再老家了,工作比较忙,难以脱身去参加聚会;二来,大部分同学都早没了情谊,十几年都没说过一句话,连朋友圈都见不着,再相聚也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组织聚会的同学劝我:“你要是不来,肯定会后悔的。我们班有些同学,在当地是很有人脉的。没准哪天你就用得上。”
经这一说,更是让人失了兴趣。
原来同学聚会,就是为了看谁混得更好,为了给自己铺路。
的确,多年情谊,早就淡之又淡了。人到中年,同学关系也不免变了味,不免大伙都现实了起来。
与其去尴尬话当年来攀关系,倒不如不去,乐得自在。给彼此心中,都留点过去岁月美好的回忆吧。
大浪淘沙始见金,真正有情谊的同学,其实都逐渐发展成了彼此之间关系匪浅的老友。而长时间不曾联系的,也就意味着缘分只到那了。
人到中年,需要情谊,却不需要太过勉强自己去假装有情谊。
暧昧不避嫌的异性
太危险
中年的感情生活,多数都有些暗淡。
日子平凡,好像一眼就能望到头。没什么波澜,更没多大激情,有时候让人觉得过得很麻木很无趣。
于是总想找些新鲜感,刺激下生活。
有的人,会从身边出发,和异性开着不算太过火的两性玩笑,权当生活调味剂。
有的人,会从网络出发,和陌生异性聊得天南地北。许多不曾对爱人说的话,一股脑说给对方听。聊出了暧昧,两人素不相识,既不用负责也不用怕出纰漏。
不管是那种形式,实际都不应当。
美国作家亨利·克劳德说:“评判越界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你的行为,是否让另一半受到了伤害。”
从你不避嫌暧昧的第一句开始,你的另一半都会感到不舒服。
人到中年,是很能忍。只要不出格,另一半都可能不计前嫌,继续埋头和你一起生活。
能忍,不代表不介意。不被尊重的情感关系,迟早会出大乱子。
短暂人生,到中年,学会珍惜,更要学会舍弃。
表面的朋友,当弃之;交心的知己,当珍视。虚假的亲戚,当弃之;真心的亲人,当珍视;淡漠的同学,当弃之;投缘的老友,当珍视。暧昧的异性,当弃之;痴心的伴侣,当珍视。
上一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