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为什么你不断为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期望?| 自我欺骗

发布时间:2023-03-02 18:41:50 阅读:177次

  我无数次对自己说:

  这本书看上去很棒,我等一下就去读。

  说得次数多到即使我每天读一本书,也不可能完成定下目标。

  我在骗谁呢?更确切地说,为什么我要不断地欺骗自己、许诺那些不可能的任务?

  在健康方面,自我欺骗带来的麻烦更加严重。病人们说:

  我要戒烟并且规律饮食!

  或者,

  我每天要步行15分钟。

  有不少人能够坚持到底并且有了不小的改变。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人,他们只是在自欺欺人。

  自我欺骗给很多人带来了很多严重的后果。他们自食恶果的同时也在后悔不已。

  当然,现实社会没有哆啦A梦的百宝袋,也没有可以回到过去的任意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自我欺骗呢?

  我们到底该怎样觉察自我欺骗?

  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改变自我欺骗的状态呢?

  我们为何要对自己说谎?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的一个核心原理就是个人价值观的激励作用。

  当我们能坚定地说“这是我认可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不断奋进和克服困难的力量。

  当我们的价值观变得模糊或不坚定时,我们的信念会动摇,动力会减弱。

  有这么一个残酷的现实:

  个人成长并不是我们人生中的唯一的动力。

  我们强烈渴望安逸,尤其渴望感觉良好和看起来挺好,而这经常被我们认为比做正确的事情和实现自我价值更为重要。

  我们为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期望,部分原因是为了让自我感觉良好。

  我们热爱自我提升、取得成功和实现目标之类的理想,憧憬着他人为自己喝彩并为我们的成就感到骄傲。

  这些赞许满足了我们的自尊,使我们假装自己即将开启一项事业、写作一本书或者跑完半程马拉松。

  如何觉察自我欺骗?

  1、因天气原因取消计划

  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别说一点小雨,哪怕是狂风暴雨,甚至地动山摇都阻止不了你。

  如果仅仅因为天气不好这样的小困难就取消了你的计划,那么你就是在欺骗自己。

  2、没有规划

  这一点本来应该很容易被意识到,但是却经常被忽视。减肥、拥有好身材、写书、开启一项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和婚姻也不是。你必须要有规划。

  比起自己规划,最好的是有一位专业人士为你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并提供指导。

  3、不了解自己

  你的大脑在对你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大脑编造了一堆故事,讲述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这些故事都对现状毫无意义。

  通常,我们需要捕获这些自发的想法,然后专注于成为我们需要成为的人,以及我们想要前进的方向。

  4、延迟满足能力弱

  马上吃下一个甜甜圈,还是现在不吃,但等一段时间额外多获得一个甜甜圈?你总是选择前者。

  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延迟满足实验至今不衰。

  选择延迟满足的人在方方面面都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延迟满足也和生活中的其他技能一样,是一个可以学习的技能。

  5、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选择

  我们总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选择,这是一个难题。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逃离不适,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无效的,或者至少是不健康的。

  为了减少我们的痛苦,我们移开了注意力,不再努力于做该做的事、与消极思想缠斗和试图控制自己的感受,以及为了贪图一时快感或者一时安逸而暴饮暴食、酗酒、药物滥用。

  我们总是意识不到,除了通过逃避来摆脱痛苦,我们还有更积极的选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腾出空间来接纳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当然,做到这些需要忍受暂时的不适。想象一些场景,当你饿了几个小时、锻炼过后筋疲力尽,或者写作时毫无激情时,你觉得什么是当下的你所认为的最糟糕的事?

  一时的状态不能代表你的一生。

  6、缺乏为自己负责的态度

  履行承诺的人会公开他们的承诺和计划。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邀请别人监督他们自我成长的过程。他们真诚地生活在支持他们人群中,身边的这些朋友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遇到困难和需要帮助。

  为了督促自己,最好还是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在一起。

  如何开始改变?

  如果你不愿意再许下不能完成的承诺,可以从这里开始改变。勇于做出承诺和勇于承认诺言无法实现,然后重新开始。

  没有规定说,你必须遵守你许下的承诺,没有人规定说多次打破承诺意味着无可救药。

  你绝不是无可救药的。这只是大脑在你的意识斗争中最喜欢编织的一个故事而已。能定义你的是你前进的方向,而不是过去的经历。

  自我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自我关怀。我们总是对自己很苛刻,责备自己缺乏动力和干劲。也总是低估了在改变自己时,我们的思维会有多么消极。

  深呼吸,在面对困难时带着善意和同情看待自己,然后重新开始。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