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愤怒会伤人。
为了不伤害别人,你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愤怒。
控制这个词简直是太好听。
实际上就是要你“忍住”。
然而,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对于比较疏远的关系,陌生人、普通朋友、同事、客户,
你对他们愤怒时,如果你还想要关系,你就需要忍字当头。
因为你们的关系太脆弱了,一伤害就断,
你很难有其他机会来补偿。
可对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愤怒时,比如伴侣、孩子、挚友,也一样吗?
鸡汤学家们喜欢说,不要对孩子发火,不要把脾气留给伴侣。可你回忆下,你每次对亲近的人憋住发火时,你有没有这样一个念头:
我的愤怒会伤害你,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不能愤怒。
我爱你,我要对你好,所以我现在要忍住愤怒。
这是个爱的动机,很好。
但这个动机背后有更深层的一个语言——
我忍住对你的愤怒,就是在对你好。
你要识趣。
如果我对你付出了,你还不领情,我就会更火大。
“忍住愤怒”这个动作,一旦被潜意识识别为是“付出”,就会增加对他人的期待。
然而,若对方的行为并没有因为你这个“付出”而做出任何调整,它便白费了。
没有什么比“付出了还不被回应”更让人愤怒了。
所以,忍住愤怒,常常会让人更愤怒。
这时候愤怒的性质从“你做了某事让我生气”到“你都不回应我的付出,这让我生气”,而形成了更大的伤害。
我此刻对你减少了3分伤害,但是接下来我将给你10分伤害。综合下来,给了7分伤害。
忍住愤怒,只是为了“更愤怒”做准备。有个妈妈说,当她想对孩子发火时,为了孩子她就忍着,但她很挫败,
因为结果往往是——
自己忍不住发了更大的火。
这很好理解。
每当孩子调皮捣蛋她都很生气。
但是她忍住了。
在强忍时,她告诉自己:我这是为孩子好。
然而她已为孩子“做到这样”了,孩子却还在嘚吧嘚吧渲染战场,毫无收手的意思。
这时,你就可以想象到她的心情了
如果不忍住愤怒,发泄出来了,会怎样呢?
是的,会伤害到亲爱的人。
但内心深处另外一个声音也会同时升起——
我伤害了你,我做得不好,我很内疚。
我想接下来对你更好点,来补偿你。
对亲爱的人伤害了3分,然后就会想对他10分好来补偿,综合下来,给了亲爱的人7分爱。
你看,其实是拉近了关系的。
两个人吵架,其实吵赢吵爽的那个人更容易能低头道歉。
因为内疚,也因为情绪过去了。人在发泄完情绪后,自己的很多执念也会发生改变,会更多的自我反思。
这感觉就像是:
每次想XX时,你满脑子都是OO。
但完事后,你就开始不管这事了,开始一天少有的真正思考人生了。
——当然这不绝对,不是每次都,而是大概率。
所以多嘿咻嘿咻XXOO可以促进人反思人生?。
对亲密的人有愤怒,比起压抑、忍住,更好的方法是表达出来。
这么说,不是鼓励大家回家肆无忌惮地发火,而是鼓励大家不要为了爱一个人而压抑自己的愤怒。
当然,还有比“表达愤怒”更好的办法。
那就是——改变愤怒的动机。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动机就是:
??我有病??
我忍住愤怒,并不是在对你付出。
我不是为了不伤害你而忍住愤怒。
我对你有愤怒,是因为我有病。
你做了某些事情让我很愤怒,是因为我身上有钩子,才能被你钩住。
你激活了我的某些旧创伤,我才很愤怒。
是我这边出了问题,跟你没有关系。
是我很需要你而你没有满足我、我很愤怒,是我对你有超出了你能力范围的需要,这是我的问题,
是我需要负责的部分。
这时你会发现,愤怒像个开始漏气的气球,一点点在消退。
如果这件事“跟对方没有关系”,你也就不会对他更生气。
幸运的话,你就会进入到自我疗愈里。
因为:
世间所有的愤怒,都是自己的问题。
这句话听起来挺欠揍的。别人也有病。
可当他伤害你时,你本可以在行为上坚决的拒绝。
并没有人拿枪指着你。
若你的情绪被他唤起了,仅仅证明——你的创伤被激活了。
当然,人永远不可能完全疗愈创伤,除非修成了佛能大慈大悲。
所以,人必然会有愤怒,这是正常现象。
只不过,如果你的愤怒过度的话,就需要注意了。
反思自己,总比指责别人来得更有建设意义。
那些你爱的人,他们不是你的敌人。
当你愿意袒露和探索自己的创伤,你可以邀请他们一起陪伴你,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敌人去攻击。
这就是对愤怒的升华。
每当你对亲爱的人生气时,你都可以默念或大声背诵这个咒语:
我对你很生气,这不是你的错,是我的病又犯了。
如果你修炼的高一层,我还有第二个咒语:
我对你很生气,这是我的错,非常对不起。
你可以感受下:
每当你生气时,默念这两个咒语,和你执着在“都是他让我生气”里,有什么不一样。
道歉,会让你开始敞开自己,更加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沟通从这时候才开始。
这是一种比发泄更优雅的表达愤怒方式。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
上一篇: 她从初中辍学到读博,抑郁、双相患者看清真相也能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