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越是迷茫,越要向前

发布时间:2023-05-23 15:51:16 阅读:544次

  01

  向内探索

  有读者说当下的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很迷茫。

  所谓迷茫,就是旧有的秩序崩溃了,而新的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

  解决迷茫,本质上就是解决自己内在秩序重建的问题。

  一个人重建自己的内在秩序,往往需要两个凭借:

  一是旧有的我是什么样的;

  另一个是新建的我又该是什么样子。

  在对过往的总结,以及未来的引领下,我们会慢慢清晰当下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在秩序,从而告别迷茫期。

  从回归内在探索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无法走出迷茫期,可能是两个原因导致的。

  一是无法在旧有的自我上发展出新的自我。

  比如一个人从比较好的单位或者比较高的职位上离职了,而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比原来更好的工作,与此同时,又不愿意接受不如从前的选择,那么他的内在就很难重建,也很难告别迷茫期。

  另一个是未来的自我很模糊,不足以引领当下的自己。

  比如当问到一些人希望未来如何,他们没有具体的情境描述,只能够用“希望很好”来解答的时候,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未来是无法引领他们去寻找到当下的坐标的。

  而有些人能够清晰地说出自己未来“希望在某个城市生活”、“希望拥有多少存款”、“希望如何安排每一天的时间”等等,对于这些人而言,未来的自我是更清晰明确的,因此也是更具有引领性质的。

  02

  关注确定性

  除了缺少向内的自我探索,一个人过多地关注不确定性,也会加固他的迷茫。

  前段时间去给一所中学的高中生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在分享结束之后,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老师,我们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我感觉周围弥漫着悲观和迷茫。

  这位同学之所以感到迷茫,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心智过度地放在了不确定性上。因为不知道人工智能究竟如何发展,所以当下的自己缺少掌控感,从而迷茫。

  我们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心智模式从“关注不确定”调整到“关注确定”上,那么我们就更容易走出自己的迷茫期。

  同样以人工智能为例,虽然我们不知道它未来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是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即它一定会持续发展下去。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确定性上,我们就会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那就是要参与进去,要么参与它的研发,要么参与它的使用。

  不确定性里的多变,只会让人更迷茫,但确定性里一定隐藏着迷茫的答案。

  云波诡谲的世界局势充满了变化,也带动了个体层面的集体不安,消极言论也随之甚嚣尘上。如果我们习惯关注不确定,我们就会被时代的焦虑所裹挟,被不知前路的迷茫所困住。

  倘若我们能够拥有“关注确定性”的心智,我们就会从瞬息万变的局势中发现,不管世界格局怎么变,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是不变的,每个人自我实现的欲望是不变的,渴望爱与关注的心理需求是不变的……而在这些不变中,正蕴藏着新的机遇。

  03

  坚定重生的信念

  人所能获得的一切,本质上而言,都是自我的延申。

  你包罗万象,大概率就能收获更广泛的关系;你擅长深度思考,也许就能比其他人更早一步做出更精准的预测;你更宽容平和,你身体的各项指标也会比其他人更接近健康值……总而言之,你是谁,你就会收获什么。

  告别迷茫,找到“我是谁”很重要,修炼“我成为谁”更重要。

  迷茫期虽然困顿,但是它也为“我成为谁”提供了修炼的契机。

  没有黄州三年的迷茫,就没有浅吟“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豁达的苏东坡;没有投新王而不成的迷茫,就没有哀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此悲壮的杜甫;没有芒砀山的绝望,孕育不出枭雄汉高祖;没有于皇寺的饥饿,诞生不了开国朱元璋。

  越是迷茫,越要向前。

  迷茫期孕育着全新的自我。与其被困住,不如期待浴火重生的自己。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