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老公爱发脾气,婆婆喜欢挑事,我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6-06 09:30:37 阅读:495次

  今天分享一个以来访者为视角的故事。

  结婚3年,我对婚姻感到越来越困惑、不解。

  婚姻不是应该让人越来越幸福的吗?

  这个一直是我根深蒂固的信念。

  但是,我却在自己的婚姻里,逐渐与幸福隔绝。

  为了搞清楚自己的婚姻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耗费了大量心力,试图改变自己、向朋友征求建议、看婚恋书籍、还找了心理咨询......

  今天,我想讲述自己的婚姻故事。

  如果你也曾因亲密关系,踏入情感泥泞。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到你一些帮助。

  01

  婆婆不是针对我

  只是想控制自己的儿子

  起初,是因为月子里受了婆婆的欺辱。老公甩手掌柜的态度,让我对他逐渐失望。

  时间看似可以冲淡不愉快的回忆,但依然改变了很多。

  后来,我和老公的感情状态慢慢疏远。

  外人看来相敬如宾,实际上貌合神离。这些都加深了我的压抑和不幸福感。

  我一直想找到这种种现象背后最本质的原因,再帮助自己理清这一切。

  但在看了无数关于婚姻心理学的书籍后,我依然找不到答案。

  我也尝试去找亲友倾诉,倾诉完后,莫名的情绪依旧阴魂不散。

  还得再耗费精力去解释他们不理解的部分,或是被教导“知足常乐”“别想太多”。

  因为很久以前有过心理咨询的经历,我感觉这一次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经过了几天的纠结,终于,我预约了一位老师,开始线上咨询。

  第一次线上见面,我的咨询师是一位温柔的女性,眼神里藏满了睿智。

  在听我的过往经历后,她温柔且缓慢地说:“你真是太不容易了。我真的很心疼你……..”

  虽然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话,但她的语调、声音、眼神、她当时的肢体细节,不知为何,让我的心颤动了一下。

  那些看似遗忘,却埋到心底的委屈,仿佛被照见了似的。

  满眼的泪水,突然夺眶而出。

  我的话匣子也一下打开了,把能想到的所有与老公的相处细节,当时的感受和想法,和婆婆的种种矛盾,一股脑全讲了出来。

  咨询师没有打断我,时常点头示意,我可以任意讲述任何事,有一种被尊重和珍视的感觉。

  讲完了这一切后,咨询师才开口:

  “听完你刚刚讲的事,我感受到的是:你的婆婆并非针对你,而是在控制你老公。儿子如果脱离了母亲的控制,母亲就会有不安全感,一种被夺去权力的感觉。所以攻击的矛头才对准你。”

  我过去尝尝纠结于此,也会因为不被婆婆认可,而感到心理难过和委屈。

  但咨询师提供的角度是我从没有思考过的。

  突然间,好像很多困扰都能被重新解读。

  02

  说爱你的人

  却满嘴都是责问

  后来我们在探讨过往的一些事,尤其是在坐月子时,我的心理那么脆弱,却没有家人的支持和爱护。

  咨询师问我当时心里的感受。

  我淡定地说:“没什么感觉了,好像都忘了。”

  但咨询师还是进一步让我描述,当时这些伤害发生时的细节。

  我一边仔细回忆和描述着,一边发现,我不是没有感觉,也不是忘了。

  相反,痛的感受太重,疼的记忆太多。

  因为无法承担,要想活命,就得假装不懂悲伤。装着装着,连自己都骗过了好多年。

  如今记忆潮水涌来,我想起了曾经那么无助和委屈的小女孩,眼泪又不争气流了下来。

  咨询师说:“瞧,眼泪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它的出现一定有原因。身体是有记忆的,过去未被解决的情绪,一直都藏在五脏六腑里。”

  是啊,创伤一直在,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遗忘。

  未被消化和解决的情绪,用另一种方式停留在了身体里。在漫漫人生路,某场遇见中,突然全都浮现。

  幸好,在这个房间,在这个沙发上,我拥有足够的空间,去哀悼、哀悼、再哀悼。

  后来,在讲到老公对我言语上的不尊重,工资从不上交之类的问题时,咨询师为我树立了一个新的认知——

  是我给了别人机会,去随意践踏自己的尊严。我得自己先立好界限,别人才会知道我的底线。

  比如,每次去超市购物添置时,他从不付款,都是我付的。

  我的第一直觉是愤怒,但总会给他找到合理化的理由:“老公可能是加油钱不够了……..都是一家人,我的想法过于小气了……..”

  咨询师问我:

  “你做这件事,是在自己预支下月花呗的情况下,你的直接感受是愤怒,也就是你并不喜欢这这么做。你考虑了老公的感受,那你的感受放在哪呢?你认为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吗?”

  这句话让我深深反思自己。

  确实,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总是习惯性忽视自己的感受,认为别人的感受更重要。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咨询师让我聊聊自己现在的感受和新的思考。

  我讲了近期的感受,说最近总被母亲要求,要变得更厉害些。

  我活了30多年,以前一直被教导要听话要温柔,现在她却逼我去变成另一个样子。

  老公也一样,有时候看轻我,觉得我不够优秀。有时候又指责和要求我,要更贤惠懂事些。

  他们都打着为我好的旗号,又有谁能真正站在我的位置,去感受我的感受呢!

  我真的特别委屈,特别讨厌这种感觉,很抵触,很想反抗。

  我一边说,一边难受得大哭起来,想起了从小到大被母亲要求当乖乖女的场景,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场景。

  很多时候,明明不是我的过错,她却断定永远都是别人对,我的错。我的界限可以随意被别人侵犯。

  两件事尤为深刻。

  一是小时候买了新车,邻居小孩一定要坐上感受。

  我再三告诫不要坐,别碰到了。小孩说没事没事,她会小心的,让我放心推车驮她。

  我拗不过,就赶着车慢慢走。小孩还是碰到了,蹭了点皮,没有出血的那种。

  我还是心里涌出无数的恐惧,担心被责骂。小孩笑着说没事,就跑回了家。

  小孩妈妈还是气势汹汹找了过来。

  母亲立刻眼神变了,甚至都没有问我事情经过,当着外人的面劈里啪啦对着我一顿责骂,我想要解释的心也停了下来,毫无反抗。

  那时我感受到的,是自己的自尊心被扔到了地上,被人随意践踏的感觉。

  第二个场景是,路上遇到了亲友。

  由于性格内向不会和亲友们寒暄,母亲大庭广众之下,把我贬得一文不值。

  那时候我很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起来。我也很委屈,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本来半开的心门,关得更紧了。

  释放完情绪时,我感到一阵痛快。

  咨询师继续帮我深挖潜意识中的幽灵:

  “你意识到了吗?自己现在呈现的状态,其实和小时候母亲对待你的方式有关。”

  “你似乎一直被要求去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没有机会做真正的自己。但你内心深处还有另一个真正的自我,她认为你没有被重视,所以很愤怒。”

  是这样的。我用力点头。

  03

  我的感受才是人生首位

  几次咨询下来,我的收获颇丰。

  首先是,越来越了解自己了。

  同时,对婚姻也有了更多思考,明白到一切关系的源头,其实都来源于我和自己的关系。

  我的低价值感,来源于小时候母亲不允许我做自己,让我认为自己的自尊不重要。

  所以现在婚姻里的我,习惯性将别人的感受凌驾于自己的感受之上。

  以为只有让伴侣快乐,自己才能快乐。

  而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自我关系不和谐的外显。我不全然接纳自我原来的样子。

  因此,我决心改变,从我自己能改变的地方着手。我开始在受到伤害的时候,认真察觉自己的感受。

  当老公再次无端指责我时,原来的我可能会继续忍气吞声。

  但现在,我会明确指出我的感受,我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上周又发生这样的事,下班回家后,老公埋怨我没收拾好他的快递,把家搞得乱七八糟。

  我直接怼回去:“每次回来就被各种指责,我真的很愤怒。而且你自己的事情,没有理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以往的我总是会顾虑,如果我反驳了,会不会制造矛盾。

  所以我选择忽视自己的感受,默认了老公可以继续侵犯我的边界。

  那次反驳后,整个人畅快极了,我照顾了自己的感受,原来的担心和恐惧也不存在了。

  并且,我也在考虑新生活的可能性。我意识到我是我自己,而不仅是某个人的太太。

  最后我想说,很多人一提到心理咨询,会觉得是不是只有生病、确诊才能看,其实不是这样的。

  它更像是一种心理疏导保健,身体不舒服有医生,心理不舒服也可以有咨询师,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心理咨询对于我而言,更像是找到一个强有力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它也像一场自我探索,了解自己越深,自己内心的能量就会越强,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甚至,原来的问题,也变成了答案本身。

  所以,给心理咨询一次机会吧,也是给你自己一次机会。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