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为什么妈妈的性格,决定孩子的命?

发布时间:2023-11-04 08:49:38 阅读:49次

  酣然午睡的小女孩,突然惊醒。

  看着空荡的床和房间,她本能感觉有些不对,赶紧跑到窗户边,正好看见妈妈离开的背影。

  她撕心裂肺地大喊着:“妈妈,妈妈!”

  妈妈没有回头,越走越远,消失在了路的尽头。

  爷爷奶奶听着女孩的哭声,来到她的房间。

  奶奶把她抱在怀里,安慰道:“乖,妈妈要去出差。”

  爷爷则是不耐烦地呵责:“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小女孩感觉所有声音,都像从遥远的山谷依稀飘来一样,虚幻而不真实。

  “我的生命,仿佛定格在了那个瞬间。”

  来访者怡心(化名)在和我的咨询中,淡淡说道。

  01

  渴望关系

  但最终都转向离去

  因为父母工作忙,怡心4岁时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生活,小学6年级才回到父母身边。

  可是,就算处在同一屋檐下,她也很难见到父母一面。

  偶尔回来,隔天又立刻离开。每一次,怡心都感到自己瞬间炸成了无数块碎片,不再完整。

  渐渐的,她变得既敏感,又麻木。

  她说——

  “我清晰记得所有细节,午后明亮刺眼的阳光,妈妈渐行渐远的背影,奶奶无力的怀抱,爷爷严肃的怒容,还有自己不断颤抖的身体,但这些像在看一张黑白照片,我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什么情绪。”

  “我无数次回想,如果当时从窗户跳下去,也许就可以追上妈妈了,也可能就挂了,总之都比现在好。”

  说完,怡心笑了一下,浅浅的笑容中带着苦涩。

  怡心小学和初中成绩都不错。但高中以后,她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常常陷入各种痛苦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最后勉强考上了大学。

  而且,从初二起,怡心就谈恋爱了。

  用她的话说,基本没有空窗期,像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

  25岁时,她遇见了一个非常包容她,各方面条件也不错的人,彼此相爱。

  可是,当对方提出要带她回家见父母,准备定婚时,她慌了。

  当天晚上,她拉黑了男生所有联系方式。

  第二天一大早,她逃离了这座城市,跑到闺蜜的城市暂住。

  闺蜜不懂她的行为,她自己也理解不了,很想搞明白究竟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于是,开始尝试做心理咨询。

  “我一直在逃避,这一次我不想再逃避了。”

  怡心平静的语气中,带着少有的坚定。

  从外表看,怡心是一个女人味十足、充满魅力的漂亮女孩。

  但她的内在,是破碎的、荒芜的,仿佛还是那个哭着找妈妈的4岁小女孩。

  小女孩找的是一个理想中的妈妈,自然无法以一个女友、妻子甚至妈妈的角色,出现在一段稳定的关系中。

  这些都让怡心内心非常惶恐。

  所以如此渴望亲密关系的她,只能一次次选择逃离。

  02

  过去不能改变怎么办?

  来自平行时空的救赎

  “我知道过去的成长经历对我影响很大,但这些都发生了,无法改变,我又能怎么办?”怡心无力地反复道。

  过去已发生无法改变,我该怎么办呢?这也是我在咨询中经常被问的问题。

  我们要改变的不是过去发生的事件,而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感受和体验。

  咨询中,我带着怡心一点点去体验,当年那个小女孩的感受。

  渐渐地,怡心能够共情到“幼年自我”的无力、绝望、伤心、愤怒......

  有一次,谈到这些感受和相关情境时,她突然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整整10多分钟。

  我没打断她,也没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在咨询师的椅子上静静坐着,默默陪伴。

  酣畅淋漓的哭泣后,怡心说心里那像黑白照片一样定格的场景,渐渐变得明亮鲜活。

  她开始能理解小女孩的伤心,也理解妈妈的不容易了。

  心中那个小女孩,不像原来那样无力颤抖。虽然还有些伤心,但知道自己去找小朋友玩了。

  咨询中,关系包容三种层次。

  第一层,童年的关系;第二层,当下工作、生活中的关系;第三层,咨询室里的咨询关系。

  童年的关系模式很难改变,但随着不断的讨论和觉察,原本的模式就会慢慢松动。

  因为在咨询关系和当下关系中,我们得以体验与原来不一样的关系模式——

  这是一种矫正性体验,会帮助我们走出熟悉的痛苦中,从而改变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

  最终,疗愈来访者童年的创伤。

  可以说,这是一种平行时空的救赎。

  以前,一旦创伤被触发,情绪开始吞没自己,怡心就会急迫地建立外界关系,索求短暂的慰藉。

  从一个关系到另一个关系,茫然地重复着。

  这是因为,当童年缺乏稳定、温暖、支持性的养育关系,加上不断经历的分离创伤,怡心学不会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她的内在,没有一个可以容纳、调节和消化情绪的空间。所以一旦有情绪,她便无法耐受,只能寻求外在的安慰。

  在逐渐稳定的咨询关系中,怡心可以去感受、谈论、反思和整理自己的情绪,咨询关系成为了怡心容纳情绪的支持性空间。

  这种自己被理解,被看到,被允许的体验,随着时间,会慢慢内化成她心中的一部分。

  她终于读懂了内心的小女孩,也学会有技巧地安抚自己的情绪。

  她也在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自己可以容纳自己情绪的内在空间。

  “以前的自己,仿佛大海上漂泊的一叶小舟。但现在,我有了锚点,累了随时可以停下来休息。”怡心开心地说。

  03

  全然允许

  全然接纳

  虽然收获了很多新的觉察,也改变了不少。

  但怡心在关系中,还是有本能的担心和恐惧,有时会不自觉选择逃避。

  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被原来的模式打败,让她很挫败。

  “从前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还好,现在知道了却做不到,让我更加痛苦。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我十分懂得她的难受。

  改变的过程,是一个打碎过去的自已,重新组合的过程。

  这其中的痛苦,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

  因此,接下来的咨询中,我们会反复讨论怡心对自己的不喜欢。

  我告诉她,不喜欢这种情形下的自己,就是她真实的感受。

  但我们大可以允许自己目前就这样了,做不到更多了。

  怡心的表情,很诧异。她说,第一次听到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做不到”。

  可是,当她“允许”了之后,真的感到轻松了许多,被深深安慰到了。

  接纳自己的局限,接纳人生的无常,才是真正地接纳自己。

  巨大的改变,都是在自己接纳自己之后开始。

  随着怡心在咨询中的变化,她在现实中的关系,也不知不觉发生变化。

  最重要的是,在感觉孤独时,她不再急迫地进入一段短暂的恋爱中了。

  她开始学会自我陪伴、自我安抚。自己给自己想要的东西。

  咨询一年多后,她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渐渐稳定了下来,如今有了结婚的打算。

  “我有时还是会有些担心和害怕,但情绪本身对我没有什么影响了。我看着它们转瞬即逝,打心眼里相信自己未来生活会越来好。”

  曾经定格的黑白照片,如今拥有了绚烂的色彩,美好如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