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我不再当"乖乖女"后,人生反而开挂了

发布时间:2025-06-09 09:45:38 阅读:36次

  你有“被认可焦虑”吗?

  总是很在意他人的眼光;

  可明明得到了认可,却还是不快乐;

  极尽努力去满足别人,内心却越发空虚……

  然后,在追逐认可的过程里,逐渐丧失了自我。

  曾经的我就是这样。

  把认可自己的权利,全权交到别人手里。

  01

  我总怕自己“不够好”

  作为一个在边远山村出生长大的女孩,小时候,我对外界的所有认知和想象,来自于书本和支教的老师。

  等再大点到县城读书,接触了网络,看到了更大、更震撼的世界,我生出了无限的向往:

  我想要像他们一样去思考,去看待、解决问题。

  还立志要考上一所足够好的大学。

  可现实很骨感。

  世界越大,优秀的人越多。

  在小城里拼尽全力才勉强靠前,又没有足够好教育资源的我,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里,只能是“炮灰”。

  自那时开始,在现实和自我的猛烈冲突中,我深陷在内耗与自责里。

  我太害怕自己“不够好”了。

  外界的目光和各种声音,就像无形的线,在背后操纵的我的每个举动。

  再加上我本身非常敏感,很多时候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就足以撼动我的内心世界。

  比如,每次出门,我都会很在意其他人对我穿着的看法。

  注意到有人皱眉、翻白眼或窃窃私语,就会怀疑“是不是我穿得不像好学生?”“我这样穿是不是有点出格?”

  与人相处时,也总是如履薄冰。

  脑海里不断回放自己讲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举动,并一直揣测别人会怎么想我。

  因为自小的经历,我本就敏感、自卑,所以总会逼自己往“学霸”“好学生”“乖乖女”的标签靠近。

  要求自己说出的话,做出的事要符合这些标签,按着这些标签调整自己的行为。

  哪怕这些并不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哪怕我这样并不舒服。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过程里,我身心俱疲而不自知。

  反而愈发深陷在外界的目光里,甚至严重到我走路应该怎么走、摆手应该怎么摆……

  这些人类最自然的举动,我都会不断在脑海演练,应该怎么做才会让别人把我往好的标签想象。

  我不允许自己浪费一丁点时间、出一丝差错,也不允许自己失败。

  心里时刻绷着一根弦,状态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终于,在即将离开校园,迈入职场之际,那根弦断了。

  我开始极度恐惧外界,害怕见人,也完全没办法学新东西,看了就忘。

  我根本没办法接受这样“不够好”的自己。

  那个被不断压抑的“自我”,也在此时更用力地挣扎着,试图提醒我自救。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该好好去解决了。

  02

  亲爱的,外界的声音只是背景音

  和心理咨询的相遇,是巧合,也是注定。

  现在看来,它也是我当时能抓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决定咨询时,我选了一位合眼缘的,也能处理我所属议题的咨询师。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收获颇丰。

  我的咨询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持续了将近大半年。

  一开始主要是我讲,跟咨询师倾吐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经历和情绪感受。

  在刚开始的这个阶段,我仍然还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没办法去摆脱这个执念。

  直到咨询师点出我的一些固化而不自知的想法,比如:

  我习惯性标签化自己,希望通过这些标签来约束自己,似乎这样会更有安全感。

  所以,我总会觉得“休息是可耻的”,不敢也不让自己去休息;

  也总会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做什么事情都考虑别人会怎样看我。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不是简单粗暴地给出对我的总结,而是通过提问引导我自己去发现这些,比如:

  “这个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些东西能给你带来些什么?”“你想通过TA得到些什么?”

  在逐渐深入地探索,并与咨询师建立起信任后,我慢慢开始有松弛感了。

  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全面,不再是“非黑即白”的两极观点。

  举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对谈为例。

  那一次咨询里,我一直诉说自己的无助和担忧,感觉自己完全没办法应对当下的“差评”。

  咨询师就问我:“你一直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但我听到的却是,你并不想让别人看到真正的你。”

  “我很好奇,你是谁?你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时我瞬间哑然,随即开始思考。

  从小到大,我一直努力做父母、长辈口中的“乖乖女”,渴望得到TA们“这孩子真听话,真乖”的表扬。

  过度渴求他人认可的我,把情绪的遥控器交到了别人手里——TA们的一句赞美就能让我飘上云端,一次否定也足以让我跌落谷底。

  在这种“迎合”下,我把大部分的自己“埋藏”了起来。

  并一直把别人的感觉和想法,当做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可是,这些东西我真的需要吗?我真的喜欢吗?我到底需要什么呢?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重,咨询师不像其他人那样无关痛痒地抛出一句:“你想太多了吧,那么在意别人想法干嘛?”

  而是不断地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自己真正的情绪,并教我如何付诸行动。

  在她的包容和引导下,我学会了向内求,“看见”我自己。

  并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我是有能力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的。

  我开始学会利用好外界的资讯或信息,而不是被TA们牵着走,因TA们的变化而被动地、急切地做出决定。

  03

  真正的强大,

  是允许自己活出自己

  在持续咨询的帮助下,我发生了很多“我喜欢”的改变:

  从从不容许自己出错,变成逐渐接纳自己过往的一些错误,拥抱过去那个受伤的自己;

  从内心自卑、胆小,变成逐渐学会了给自己一些空间,让自己去大胆尝试那些喜欢的、感兴趣的事;

  从会因为休息、刷短视频放松而自我攻击、自暴自弃,变成学会接受真实自己,并拥抱每一次的变化。

  我开始接受自己无法“完美”,也可以出错。

  因为,我是一个生命,而不是一台机器。

  因为我是一个生命,所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些挫折、失败,甚至一些暂时困住我前进的“小问题”。

  但也正因我是一个生命,所以每一个属于我的瞬间,都是不可估量、无价的存在。

  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

  比起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追逐TA们的认可。

  现在的我,更想好好珍惜所有遇到的一切。

  所以,每每回头看,我都无比庆幸,自己在那个当下选择了心理咨询。

  也无比感谢我的咨询师,用她的包容和鼓励,为我点亮了那条我不敢去走,但最应该走上的路——活出我想过的人生,不需要被任何人允许或认可。

  如果你像从前的我那般,暂时做不到,那求援也并不可耻。

  人生有那么多纷呈的体验,不要轻易交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