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别人成绩或者工作比自己好的时候,你首先感受到的,不是事不关己,接着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而是浓浓的妒忌扑面而来,心里唯一的感受,只有紧张和不满。 更为要命的是,每次你努力想要变得更好的时候,都要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此时此刻的你,正在茁壮成长。 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关注了很多学习类的公众号,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买了很多关于自我提升的书籍,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正在减肥,正打算练出自己的马甲线。 别人超过自己,你感到特别不开心,有时候甚至会很阴暗的想,还努力什么啊,赶紧放弃啊。 但轮到你的时候,你却又特别希望自己能够一路高歌,接着远远把别人给甩在后面,即使开着远光灯,也看不到你的背影。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我们人类最大的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 而人际关系之所以令人感到痛苦,都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内在价值,在和别人对比的时候,产生浓浓的挫败感。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但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却从来没有涉及如何去审视自己,而是通过将目光往外转移的方法来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相信很多人有听过这样的一则故事,原产于大洋洲某个小岛上的黑珍珠,刚上市的时候,并没有受到追捧,每个人都觉得这种黑珍珠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但商人通过将黑珍珠放到纽约第五大道的高级橱窗里,并拿其和各种名贵的钻石、宝石和黄金进行对标的方式,来给人制造出这样的一种幻觉:这种黑珍珠也是非常名贵稀有,可以说是物超所值。 我们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在哪里,也并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拥有多少的价值。 这种对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茫然无措,让人非常的难受,为了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我们往往会把目光投射到外界,通过对比的方式,以便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 1954年,社会心理学费斯汀格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体内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驱力,当缺乏用来评价的客观源的时候,个体就通过与其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这个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有三个不同的方向,第一个是向上比较,也就是和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进行对比,这种对比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改善」,在对比的过程中,找出别人的优点,或者是把别人当作是榜样,希望向其靠拢。 第二个是平行对比,也就是和处于平行位置的人进行对比,从而获得「自我评价」的功能,通过对比,知道目前的能力和水平,大概到了什么程度。 第三个是向下对比,也就是和比自己差一级的人进行对比,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对比方式,是因为个体想要「自我增强」,尤其是自己遭遇挫折,或者事业学业受挫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向下对比。 很多90后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到的对比方式,大部分都是「向上对比」,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说多最多的话语,大概是以下的这句: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他多棒,而你呢,简直了! 每次考试遭遇挫折,你的父母不会教育你如何去认识你自己,更不会借此机会,好好和你聊聊人真正的价值在哪里,而是通过“考的好,就可以获得奖励,考的不好,就只要脸色给你看”的方式,刺激你不断采取向上比较,从而可以获得他们的奖励。 学校是一个天花板极其低的地方,每个人与其说是在为了成绩努力,不如说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和关心而努力。 每当你看到别人正在努力,你的潜意识里,都会感到格外担心,因为一旦别人超过了你,往往就意味着别人的排名会排在你前面,而一旦排名比你靠前,你被父母塑造起来的自尊心评价标准就会受到威胁,你会感受到自己低人一等,你会觉得自己会遭受鄙视。 当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赢过别人,从而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自尊心,才能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那朋友同学对你的超越,将是不可接受的。 你目光所到的地方,不会考虑如何去向别人学习,而是默默地在心里面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排序,这个比你强,你就要把他给拉下来。 我们之所以会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一个原因是我们把自尊心等价于成绩和业绩,希望借此来获得父母的奖励和支持。 另外一个原因是缘于担心自己被群体落下,从而被人给抛弃。 几年之前,有一部电影非常的火爆,它就是对印度教育制度进行无情揭露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中有一个细节非常有意思。 当男主角的两个朋友知道他考了全校第一名的时候,首先感到的不是开心,而是相当的沮丧。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我们古人常常会念叨起的一句话,为什么「平均」来一个个体来说那么重要?原因就在于,「平均」是证明大家都同属于一个群体的显性指标。 小到三五成群的好友,大到一个社会阶层,能够维持彼此互相交往下去的,一定是大家平均来说,都差不多。 你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源于你害怕被群体抛弃的恐惧。 在进化心理学家的眼里,我们人类现在大部分行为举止,都能够在进化的过程中找到理由支撑。 比如说喜欢吃甜食,原因是远古时代食物匮乏,好甜食可以让获得更多的能量,这样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比如说喜欢到草原上去旅行,原因是草原带来的巨大空旷感,可以让危害人类生存的物种暴露无遗…… 而你之所以害怕被群体抛弃,原因就在于远古时代的人类,都过着部落式的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发生联系,产生协作,这样自己的基因才有可能遗传下去,而一旦被群体给抛弃,等待他的,往往只有恐惧和死亡。 所以,当你意识到你所在的群体,其他人正在努力学习,努力变得更好的时候,你潜意识中「被群体抛弃」的恐惧就会被触发,这种触发是你意识不到的,你只会感到非常的难受,坐立难安。 前些时间有篇文章在朋友圈颇受关注,题目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个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如果你看完我的分析,大概就知道了其为什么流行的原因了。 更多
上一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