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承认吧,你其实不想早起——懒床的心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9 15:45:35 阅读:648次

  

人一天大约1/4到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充足的睡眠是每天精力充沛的保证。每天睡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满足人的睡眠需求,但有时候我们就是不想起床。

  懒床的问题既让人舒服又让人难受。

  感性层面上懒床可以在一定时间满足自己的睡眠和身体舒适,但理性层面理解就有点浪费了时间。

  对于懒床,感性和理性经常起冲突,这种心理冲突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我们心理纠结的点,就成了一种心结。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先不管行为是否有价值,起码一点就是我们至少要觉得安心,至少要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正视自己。

  为什么我们经常嘴上说不想懒床,身体却很诚实呢?

  首先我们我们要了解两个概念,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就是很明显你能感知到的一种思维想法,潜意识是在深处被压抑的一种思维想法。

  也可以这样理解,意识是一种理性的自主思维。

  而潜意识是一种感性的不自主思维。

  意识与潜意识的问题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所提出来的。

  为什么要从意识与潜意识角度来讲懒床呢?

  想要明白懒床的心理,就要先了解睡眠。

  虽然说睡眠是一种生理机制,通过休眠来保障我们大脑可以清醒、高效率工作。

  弗洛伊德曾说: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康庄大道。

  在我看来,睡眠就是自主意识的休眠。

  但潜意识只要你的生命体征存在它都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你醒着的时候,自主意识更明显,会把潜意识压抑下去。

  所以当我们睡着了的时候,大脑自主意识关闭,但大脑仍然是活着的,是在运作的,这一部分就是不自主意识,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潜意识。这一部分存在的证据就是梦,关于梦的解释我之前写过一些但是并不系统,之后我会有机会再详细解释一下梦的机制。

  所以,睡眠的时候自主意识受到了限制,潜意识占据人的大脑。

  意识虽然很明显,可以自我控制,但是有一个缺点是,它爱幻想爱不切实际,它可以没有现实依据肆无忌惮、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像主观唯心主义。

  你什么都可以想,比如说你说的那些大话。

  当你亢奋的说你要早起学习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你的自主意识表达你想。这只是一种可以不靠任何现实依据的想法,你想什么都行,但未必真的这样。

  你只是想做,但你未必是要做和能做。

  即使你这种自主意识再强,它如果只停留在表面。那么,当你早上要醒来的时候,朦朦胧胧的睡梦中,这种自主意识也会很无力。

  我们知道,睡眠的时候自主意识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是占据主导的。

  而潜意识的特点是,它很诚实它很真,只不过我们有时候不愿意直面这种真。

  如果你曾在自主意识层面想过某件事情,你可以反复反问自己,自己真的想这么做吗?用一个思路来判断,就是你做这件事是不是很必须的,不做的话后果是不是很严重,你有没有退路,你可以不可以承受不做带来的损失,你的心理动力是否真的足?

  “我想早起!”“我想早起!”

  “我真的想早起吗?”“我真的想早起吗?”

  “懒床真的很舒服”“我懒床的话也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反正没什么要紧事多睡会怎么了?”

  这就是你深处的想法。

  当你在早上要起床的时候,那种半醒状态下,你就屈服于你的潜意识了,所以你觉得无所谓不严重,就心安理得的关上了闹钟继续睡下,甚至都会不记得自己关闹钟这件事。

  但是,如果你想早起这个想法很深入,拥有足够强的心理动力,或者不起的话要承担很严重的后果,那么你可能不需要闹钟,到了时间自己都会醒来。

  这种心理动力可以来自理性层面,还有感性层面以及本性层面。

  相对来说对我们身体的控制力是依次递增的,也是不断受后者制约的。

  如果仅从理性方面要达到很强的动力,战胜感性和本性的话,就是自控力很强的人,是自律的人,是内心强大的人。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其他方面来帮助我们。

  就是要找一个让你动力很强不得不做的理由。

  比如你是一个很认真的学生,你觉得不上课是很不对的,如果你不去上课那么你会心里很难受。这样每天早上即使时间再早你也一定会起来上课,除非你觉得上课无所谓了,也排除掉一些因为身体状态影响的。

  从起床这件事上可以测试出我们的真实想法。你真正在意的事不出意外会有足够的动力促使你起床的。

  其实这都是在理性层面,另一个角度在你感性层面。

  我们为什么懒床,尤其是大冬天不愿意挪出被窝。因为被窝实在太舒服了,身体很诚实,这种舒服极大的满足了心理的一种欲望,像是刺激到我们的多巴胺。

  世间万物都有一种维持原状态的能力,在物体变化的时候表现出一定的阻抗,俗称惯性。

  心理也是一样的具有一定的“惯性”。

  当我们在床上躺着的时候,这种躺着的心理惯性产生让我们起床的阻抗,如果没有一个“力”推动它,它很难改变,更甚者它是在一个舒适的条件下要转到一个短时间相对不舒适的条件,感性层面一定是有很大的阻抗。

  这个时候如果可以有一个刺激,可能瞬间就会打破惯性,激发你的自主意识。

  比如你在懒床突然外面有人喊地震来了!你感到房间有点晃动,我保证你衣服都不穿也得往外跑,除非你不要命了。

  也好比说你半夜睡不着,因为你一直是醒着的,你的思维在活跃,心理具有活跃的惯性。所以入睡需要一定的过程,强迫快速入睡是困难的。

  总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克服懒床的几个小方法:

  理性层面:

  找一个你不得不起,没有退路的理由,当然这要根据你自己的认知去定义。目的还是为了提供一个很强的心理动力。

  比如说你见到你喜欢的异性会激动,假如你和她一早有个约会,你会没有动力吗?

  找到一个对你来说用很强动力的事情或者认知然后建立联系在起床这件事上,有点像行为主义的操作条件反射。

  感性层面:

  寻找一种强刺激力作为外力推动(比如你突然把被子蹬掉,冷意瞬间刺激清醒,这样自主意识恢复较快,也或者玩一局游戏,大喊一声给自己鼓劲,当然因人而异,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本性层面:

  缩小在床上和起床后环境的差异性(比如温度,房间和被窝相对温度越小越容易起床,就好比夏天比冬天容易起床一样)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多了自然就不想懒床了。

  最后,如果你真的还是起不来,那么你就不要强迫自己了。

  承认吧,事实是你真的不想起床!

  不如心安理得的继续睡觉,多舒服啊。

  你要知道笛卡尔每天都会睡到自然醒,起来就差不多要吃午饭了。

  有一次,朋友组团找他玩耍,竟然看到他还在被窝里,就集体耻笑他,笛卡尔却不屑地说,“我在思考“。

  其中非常有名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理论就是笛卡尔懒床的时候看天花板和蜘蛛的时候,受启发想到的。

  如果不想起床,不妨躺在床上思考,刚清醒的大脑最适合思考问题了!

上一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