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了解自闭症7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1-04-02 03:11:08 阅读:345次

  自闭症被媒体称为“星星的孩子”。

  但是,作为一名资深一线自闭症儿童康复师,

  我很讨厌这种美化苦难的说法!

  他们根本不是什么来自星星,

  而是地球上一些带有终身社交障碍的倒霉孩子。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

  借此机会必须得说说自闭症7大误区!

  让更多的人科学了解自闭症,

  才能真正帮助千万级自闭症家庭!

  误区1:

  自闭症是天才或艺术家吗?——不是!

  经过大众媒体的宣传,

  近年来对自闭症群体最大的误区就是,

  很多人认为自闭症是一种另类天才或艺术家,

  自闭症是一种很“酷”的病。

  不!

  自闭症不是天才,

  也不是天生的艺术家!

  你所看到的会画画会弹琴的自闭症,

  大多数情况是,

  孩子已经无法正常入学,

  为了生计或者为了平复情绪没有办法才去学习艺术!

  实际上,

  有特殊才能的自闭症谱系人士,

  只占整个自闭症总数的5%-10%!

  他们被追逐热点的媒体过度放大了!

  真实情况是,

  大多数自闭症谱系儿童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进入普通小学就让家长们很满足了。

  而成家立业这种普通人顺其自然的生活,

  成为了很多自闭症家庭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

  自闭症一点也不酷,

  自闭症家庭很苦!

  误区2

  自闭症是罕见病吗——不是!

  自闭症谱系,

  是一个智商波动范围很广,

  而情商不足的广大群体。

  他可能是一位孤僻寡言的IT精英。

  他也可能是一位不善交际的物理老师。

  当然,

  也可能是一名幼儿园里不爱说话的小孩,

  或者学校里没什么朋友的少年。

  自闭症有很多!

  多到你难以想象!

  目前,

  世界范围的自闭症发病率大约在1%左右。

  也就是说,

  每出生100个婴儿,就有一位是自闭症!

  2014年中国的自闭症患者可能已经超过1000万!

  (注:该数据援引自2014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

  而且,这个发病率还在持续上升。

  咦,我们普通人身边也有自闭症吗?

  很有可能哦!

  如果你发现列车上、商场里、大街上,

  一个小孩子眼神不看人,

  也不太爱说话,

  有时候有刻板奇怪的行为,

  或者偶尔大发脾气,

  或许,

  他就是一名自闭症儿童。

  请多加宽容和理解。

  尤其是,对他们的家长。

  误区3:

  自闭症和抑郁症是一回事吗?——不是!

  媒体上,影视剧中,综艺节目里,

  经常有名人这样说:

  最近我很自闭!

  都不爱跟别人讲话!

  自己憋在家里好几天不出门!

  我觉得我都快得自闭症了!

  请注意,

  以上说法完全错误!自闭症和抑郁症不是同一回事!

  抑郁症,是精神心理类疾病,

  通常是青少年、成年以后才突然发病。

  自闭症,是神经发展类基因疾病,

  从受精卵形成那一刻就注定是自闭症。

  只不过通常在2-3岁左右才被发现。

  此时,普通人也能看出他们和别的孩子行为表现不一样。

  比如,去幼儿园别的小朋友都能坐好看老师,

  就他不能安坐,总乱跑或者瞎溜达。

  比如,别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很开心,

  他却总是躲在墙角一个人玩汽车,不和别人玩。

  一个20年前都正常的成年人,

  绝不会突然得自闭症!

  只可能得抑郁症。

  所以,

  不要把自闭症和抑郁症混为一谈!

  自闭症,是需要从发现那一刻(比如2岁)

  终生都要干预训练的,

  且由于基因问题无法治愈。

  而抑郁症,

  则可以通过心理、药物等成功治疗。

  误区4:

  自闭症都不爱说话吗?——不是!

  很多人认为自闭症就是一种不爱社交的心理问题。

  错误!

  自闭症不社交的原因,

  大多数不仅仅是不愿意,

  更重要的是不会社交。

  别人的问话他们可能听不懂,

  听懂了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别人的表情他们也可能看不懂,

  看懂了也体验不到别人的感受。

  这不是简单的内向,

  而是一种神经发展性功能障碍。

  而且,

  别看大多数自闭症语言功能不太好,

  但是,

  也有话唠型自闭症哦!

  他们经常说一些听不懂的“火星语”,

  又或者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

  一说起来完全不管别人是否爱听,

  他们自己完全停不下来!

  误区5:

  孩子得自闭症是因为家长太冷漠吗?——不是!

  有一些人认为,孩子不会社交一定是由于抚养者太冷漠,

  没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才导致孩子得了自闭症。

  我们管这种观点叫做“冰箱妈妈理论”。

  其实,几十年前,

  科学家就已经推翻“冰箱妈妈理论”了。

  并证明,

  自闭症是由基因病变引发的神经发展障碍,

  家长的教养方式并不会引发自闭症。

  但是,

  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可是和家长努力密不可分的。

  负责任的家长努力干预儿童,

  儿童会取得相当大的进步,

  甚至能够融入普通集体生活呢!

  所以,要为这样的家长加油点赞哦!

  误区6:

  自闭症会遗传吗?——会。

  虽然具体的基因病变还未明确,

  但目前科学已经证实,

  自闭症带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即,第一胎是自闭症的夫妇,

  则第二胎再生自闭症的概率是5%-10%,

  比普通的1%概率要高10倍左右。

  而直系三代中有自闭症谱系成员,

  其亲属患有自闭症的概率也明显增高。

  在医学上,

  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如果有一个得自闭症,

  另一个得自闭症的几率会大大上升。

  在自闭症儿童干预的实际工作中,

  康复师们会发现,

  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家长,

  一方或双方都有某些自闭症谱系症状。

  综上,自闭症具有遗传倾向。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上讲,

  如果一个自闭症儿童长大到婚育年龄,

  我们只建议恋爱和结婚,

  不建议生育后代。

  误区7:

  自闭症能够治好吗?——不能!

  由于基因已经在出生那一刻就确定了不能修改了。

  所以,自闭症问题理论上讲是终身的。

  几乎不存在“脱帽”(即医生认为的自闭症儿童被治好了)的诊断。

  即便经过干预,症状上不再符合自闭症诊断标准,

  也不代表这个孩子就完全不是自闭症了。

  当然也有另一个可能性,

  即,当初儿童被诊断为自闭症就是一种误诊。

  无论如何,

  我们不希望家长把时间浪费在让专家承认自己误诊或者干脆“摘帽”上面,

  只要孩子有不足,即便不是自闭症,

  也应该帮助儿童改善进步不是?

  但是,很多无良商家打着“快速治愈”自闭症的旗号,

  抓住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心,

  骗取家长钱财和儿童宝贵干预时间!

  希望家长们牢记:自闭症目前还不能通过医疗手段治愈!

  唯一改善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干预训练!

  把握好6岁之前大脑发育的黄金干预期!

  很多自闭症小朋友都可以获得明显进步!

  只要没有明显症状,

  儿童就可以正常入学,正常生活了。

  他们依然有灿烂美好的明天。

  那么,看完这7个自闭症误区,

  我们能为自闭症做点什么?

  很简单!

  随手转发,

  把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自闭症!


上一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