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妈妈,如果你变成了我,你会喜欢现在的自己嘛?”

发布时间:2022-01-24 17:24:20 阅读:261次

2019417日晚间十点左右,上海卢浦大桥上,一辆白色轿车打双闪突然停在车流之中,一女子下车,向后排说了些什么,随即上车,5秒钟后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女子因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经随后赶到的救护车确认后,证明男孩已无生命体征。据当事人回忆,男孩之所以跳楼是因为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而在被接回家的路上受到了母亲的严厉批评,最终选择跳桥自杀。母亲痛苦的回忆着,但她也十分清楚,她的孩子再也回不来了。

这件看似是孩子心理脆弱性的事件背后,到底是什么引起了孩子脆弱的心理反映?这种脆弱的心理如何产生的?都带给我们对于亲子教育的深沉思考,如果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不妥当,就可能会在孩子的头脑中产生出这样的想法:“妈妈,如果你变成了我,你会喜欢现在的自己嘛?”

一、跳桥事件背后所折射的教育问题

1.缺乏对孩子内心情感的关爱

传统的教育方式总是将父母置于高位,而孩子则处于被教育的位置,这种高低位差就造成父母极容易抱着“我是过来人,我的经验对你非常有用,你只需要按我做的就能够成功”的教育理念,不断对孩子进行单向灌输,至于过去的经验在当下的情况中到底有没有用?孩子是否能够听进去?孩子是否产生逆反心理等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会导致孩子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只是一味的听取父母的意见,并且一旦对于意见的理解不到位,还会产生父母情绪激愤,将压力施予孩子的极端情况,这就难免会造成孩子逆反的心理认知。

2.始终保持着对孩子的高期望

由于孩子承载着父母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理念深埋于中国父母的头脑当中,因而中国父母总是保持着对孩子的高期望,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高期望在带来优秀感的同时也伴随着高压力的产生。跳桥事件中,男孩母亲在回家的路程中严厉训斥孩子,想让孩子变得更加听话,更加顺从,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减少矛盾事件的发生,这种高期望感对孩子所造成的压力也最终给他的母亲回以生活的重击。

3.未给孩子设立独立成长的空间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的评论除了针对父母的问题外,还有就是对于跳桥男孩心理脆弱性的评论。但我们应当清醒的是孩子的脆弱性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想要呵护孩子的冲动反而却成为孩子无法在危险来临时为自己谋求生存的“致命手段”。在未给孩子设立独立成长空间的情境下,孩子在任何苦难面前都会先找父母,同时也会依赖父母,进而养成“父母是我的天”的理念,这样的孩子,在父母无力解决或者父母极端解决的情况下,都极易产生“天塌了”的错误观念,导致最终产生难以挽回的教育问题。

基于以上三点的分析,当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到底怎么做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呢?

二、从心理学层面上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1.学会共情,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在心理学上,共情又被称为“同理心、投情”等,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如同前面所说,传统的教育理念总是将父母与孩子置于高低位当中,不仅无法让家长很好的体会孩子的心理情景,也不能让孩子很好的明白家长“苦口婆心”的道理,而学会共情就使得家长能够很好的体会到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进而就能够很好的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使得原本枯燥的、不合时宜的道理能够结合孩子的心理更好的说给孩子听,同时也能够根据孩子的心理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过激的言论情绪将问题放大化。例如我们文章的标题就是对共情的表达。再比如在跳桥事件中,男孩的母亲第一时间不是去批评孩子,还是先问问孩子到底怎么了,通过男孩的语言、情绪来进一步体验男孩当时的心理状态,“孩子是否很委屈?孩子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由此来进行下一步的交流,慢慢的化解孩子心中的疙瘩,就不会出现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种情景了。

2.为孩子保留一个属于他们的天地

除了同情以外,另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为孩子保留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天地”。跳桥事情的结果映射出男孩在受到刺激后并没有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选择自杀也侧面反映出其意志对他人的依赖性。心理学中对孩子的成长特别强调意志的独立性,即其意志不易受他人影响,有较强的独立提出和实施行为目的的能力,具体表现为遇事有主见,有成就动机,不依赖他人就能独立处理事情,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实际工作的心理品质,它伴随勇敢、自信、认真、专注、责任感和不怕困难的精神。而这一良好意志的培育则需要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自我探索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依赖着父母。例如主动让孩子们自主碳素自己的活动空间,鼓励他们自己找同伴玩,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为其设置自主空间的合理边界,而在边界中父母只是处于观察的状态,而不是插手他们的活动。

最后,孩子与家长原本就是相随于人生的重要伴侣,初为父母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而我们的孩子也只是初次来到人世的可爱天使,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我们自己的某些想法的附庸,给孩子们一点独立的空间,让我们多一点共情,这样就能够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也能够勇敢的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如果我变成了你,我会更加庆幸我们彼此的相遇。





上一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