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静悄悄,一定在作妖!”
要是在自己家作妖就算了,可到了亲朋好友家还这样,那就难免落人口舌了。
前两天,就刷到这样一个新闻↓↓↓
看着视频中被破坏的各种贵价化妆品,还有到处乱扔的零食垃圾,就算不是主人公,看完也只有一个感受:
血压直线飙升!太气人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女生把这件事告诉男孩的父母,结果他们只是简单替孩子道个歉,并无实质性的赔偿或其他补救措施。
要知道,这一堆化妆品的价格粗略算算,价值肯定也有小几万了。不说尽数赔偿,该有的表态还是应该要有的吧。
以一句“批评过了”搪塞过去,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古人云:有其父,必有其子。
男孩的这种行为无疑是有样学样罢了。
父母作为成年人,都没有一个基本的是非观念,破坏了他人的东西不懂得“负责”二字,那孩子又何来的责任感?
而且,针对孩子这种顽劣不堪的行为,本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毕竟,我们能护得了孩子一次,但肯定不能护得了他一世!
都说:“立志先立人”,没有教养的孩子,今天你不教育,等到了社会,自然有人替你教育。
但关于“教养”的话题,实在涵盖了太多细节,今天就拿文章开头的“做客教养”为话题,跟大家聊聊最容易被亲戚“讨厌”的几种熊孩子行为。
不打招呼
很多人说,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内向,腼腆,所以去亲戚家不打招呼很正常,也不必强求。
内向只是一种性格,但是它绝不等同于没有礼貌。
认清这点,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做客时,主动打招呼。
其实孩子不爱打招呼,无外乎是两种原因:
1、没有打招呼的习惯;
2、对环境很陌生,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这时候,如果我们只是催促孩子快点喊人,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害羞窘迫,不如换种方式,积极引导他。
比如,主动问问孩子,“知不知道这是哪位阿姨”,或者自己先喊,让孩子学着模仿。
在做客前,也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见人要打招呼,待会要去的是谁家。
诸如此类的方式,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打招呼的好习惯。
不会建立与他人的界限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小男孩,显然就是没有做到这点。
想想,就算跟至亲之间,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更何况是亲戚、朋友间。
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
没有隐私,比扒光衣服还可怕。
因此,到别人家中不乱翻抽屉、柜子,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不过小孩子的好奇心总是很旺盛,这时候就需要咱们多多督促,必要时及时制止。
等到孩子7、8岁,明事理了,就更要时常教育他,他人的“隐私”不能随意翻看的道理。
除此之外,未经主人允许,也不要随意跑进卧室,因为卧室同样是很“私密”的空间。
吃饭时,敲打碗筷
老话说:
“吃饭不要敲碗,敲碗会讨饭。”
尽管讨饭这个说法有些过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敲碗的确不是一个有涵养之人会做出的事。
晨妈就亲身经历过一次。
去年端午,堂姐一家来吃饭,小侄女挺文静的,坐在那安安静静等着开饭。
但是呢,小侄子就拿着筷子在碗边敲来敲去。
虽说我平时也挺喜欢他的,但对于这种行为,心里也难免有点想法。
其实小一点的孩子,喜欢敲碗,多半是对敲击时的声音感兴趣。
我们可以倒是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主动启发孩子去感受周围的环境,让他们亲身体验新鲜事物。
比如,敲敲桌子、玩具鼓……
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敲击碗筷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声音大了更会影响到别人用餐。
不脱鞋就跳到床上沙发上
一般来说,我们去别人家做客,主人都会准备好客用拖鞋或者一次性鞋套。
不过有的孩子,可能习惯了在家不穿鞋子上蹦下跳,因此在别人家时也习惯如此。
更有的父母,甚至允许孩子穿着鞋子在公共场合,直接穿着鞋子踩在座位上。
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这样的行为都是很没有礼貌的。
特别是到别人家做客时,大家围坐在客厅桌子,喝茶聊天时,很少有人能关注到孩子。
于是,“沙发”“床上”自然成了他们的主场。
先不说这样的行为给主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单就清理沙发这件事,就会给主人留下不小的麻烦。
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制止,并且做出正确的引导。
乱发脾气
不分场合,不分缘由,随意使小性子的孩子,相信很少会是一个“讨喜”的宝贝。
上周日和几个朋友小聚,在吃饭前,一位朋友的女儿想吃零食,但是考虑到马上要开饭了,朋友就没同意。
没有得到满足的小女孩,在遭到妈妈果断的拒绝后,立马嚎啕大哭起来,还把零食扔到地上,踩了几脚。
这下好了,朋友感觉丢了面子,怒火中烧,顺势打了孩子几下。
当时的气氛可以说是瞬间降低到冰点。
最终,做东的朋友为了缓和局面,赶紧拿了别的零食给小女孩。
其实孩子有脾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以暴制暴”的做法除了让场面更难堪外,没有一点用处,晨妈也不提倡。
遇到孩子乱发脾气,我比较建议父母把孩子带到楼下,或是别的没有人的地方,再进行沟通教育。
一来是这个过程能够让父母和孩子都平静一下心情,二来是没有别人在场,我们能够更冷静地选择一个恰当的教育方式。
育儿也育己,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如果我们自己意识不到孩子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就更不会培养出一个有教养,行为得体的孩子。
同时,教养又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越小的细节,越能看出家教如何。
今天提到的几点,妈妈们可以对照自家孩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也希望咱们的孩子都能成为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宝贝。
上一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