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妈妈给你很多建议,让你很烦。

发布时间:2022-09-02 16:55:40 阅读:217次

  1

  妈妈为什么要唠叨、给建议?

  因为她感觉到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有自己的世界了。你不再像小时候那么需要她了。

  她内心深处有被抛弃的失落感。

  她曾经在你的心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曾经给她很大的亲密感、价值感,这些让她愿意为你付出很多,也很开心。

  但现在,一切在悄悄地变了。

  她还想感受到在你的世界里有一席之地,所以她要给你建议,主动给你提供“帮助”。如果你不表达自己的困难,她只能假设你有困难了。

  可是你已经不需要了。

  2

  妈妈的建议有用吗?

  有的。

  不是说她的建议在现实上对你有用,而是她建议后,你愿意反驳她、跟她聊天了。所以她的建议,对她是有用的。

  她给你提供别的,你没反应了。你也不会主动跟她聊你的困难了,不会告诉她你的小秘密了,不会主动跟她分享了。

  可是她给你建议后,你就开始不耐烦、愤怒、要求她别叨叨。你开始把注意力从自己的小世界里走出来,给她回应了。

  是的,虽然你是不耐烦地说话,但毕竟恢复沟通了。不耐烦、愤怒、抱怨,就是家庭气息的一部分,总比两个人在各玩手机互不打扰好。

  这是烟火气。

  3

  你的阻止有用吗?

  当你跟妈妈说:我不需要你的建议,不要给我提建议了。你能不能闭嘴……

  妈妈听到的是:你不需要她了。

  你只说不需要她的建议,可是又没说需要她的什么。在她的世界里,从来都是在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和你做链接,那是她一度有成就感的地方。现在,你却说不需要了。

  这个对她打击很大,她不想接受。没有人心甘情愿被抛弃,尤其是被自己付出了很多的人。

  所以她要反抗,不能闭嘴。

  4

  那该怎么办?

  妈妈并不是一无是处,虽然她的很多认知都不如新时代的你了,但现在的她对你来说并不是毫无价值。

  因此,你需要告诉她,你需要她的什么。

  首先,不要说“我需要尊重”、“我需要空间”。这些词的意思是,你自己一边玩去吧,别添乱。

  其次,你可以表达你真正的需要。你需要妈妈做什么好吃的、需要妈妈帮你做什么事。很多人觉得对父母好的方式是让父母享福,其实敢于麻烦父母,才是给他们价值感、参与感的好方式。

  第三,如果没什么好需要的,那就表达一下你已得到的。现在妈妈还在为你做的有哪些?是在给你做饭,还是在给你钱?是在给你照顾娃,还是在给你一个家的港湾?你可以让她知道,你还需要她。

  她有参与感了,就不需要使用建议参与了。

  5

  那该怎么办?

  你还可以关心她。

  妈妈就是想跟你有链接。以前,在她眼里,她是有办法有经验的强者、你是弱小无知的弱者,所以她要用她的建议帮助你。但是现在可以反过来了,你是一个比她懂得更多的人、更具有生存能力的人了。

  你的社会功能已经长大了,你的心智水平也可以长大些了。

  长大的证据不是“别管我”,那是青春期的叛逆。长大的证据是:学会关心别人了。你可以问问她:

  你和爸爸最近的矛盾是怎么解决的?

  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有没有被邻居嘲笑?

  有没有我可以帮你的?

  或者你用她的方式关心她:

  你呀,不要总是在家闲着,这样对身体不好。

  你看看你的身体,你应该……。

  温柔一点的方式就是:

  以前,都是你关心我,你照顾我。

  现在,我长大了,换我关心你吧。

  以前,你总是在操心我的事情,盼我好。

  现在,我想操心你的事了,盼你好。

  6

  抱怨,只是想跟对方建立关系,想要跟对方亲密,想要跟对方说说话,想要被陪伴一下。

  但作为一个高自尊的人来说,这些根本说不出口,甚至不能意识到。那只能用抱怨的方式隔离下,防御下。以高自尊的方式来完成被回应、被陪伴。

  如果你想和平跟对方相处,就要找到新的链接方式代替抱怨,而非阻止。如果你找不到,你可以选择远离来隔离,也可以学习新的方式来增加你们的互动。

  阻止不会让对方停止抱怨,只会陷入对方潜意识的圈套,让你们的关系有了一个个回合的互动,直到彼此精疲力竭。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


上一篇: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