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心理内耗的3种迹象,你占了几个?

发布时间:2023-03-06 17:37:23 阅读:216次

  01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什么事都没做,就觉得特别累?

  像一台漏电的手机,即使静静放着,电量也在消失。

  看过这么一部电影。

  男主早晨醒来,躺在床上,开始盘算今天做什么:

  洗碗、洗衣服、扔垃圾、打扫浴室,给老妈打电话......

  还没开始,就陷入犹豫:先做哪一项?

  “洗衣服?可是打扫浴室后,身上的衣服也会脏”,这种安排不算完美。

  “先扔垃圾?可碗没洗,等下又有厨余”,跑两趟多累。

  对安排的极端要求,让他一遍遍纠结犹豫顺序,又一次次推翻。

  结果一天过去,天都黑了,垃圾没扔,衣服没洗,一切都停留在早上的样子。

  而他,还躺在床上,外人看起来可能很放松,但只有他自己知道:

  经过一天的心理斗争,精力都因为内耗花光了。

  很多人看到这,都像看见了自己:“我陷入内耗的样子,简直和他一模一样。”

  一个人开始精神内耗,大概会有这3种迹象:

  开始做事前,就犹豫不决、拖延;

  正式开始后,普遍效率低;

  整个过程中,想特别多,内心戏很足;

  像一个有漏孔的气球,再使劲吹,也吹不起来。

  虽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但你的大脑却没有停止内耗,依然会按照某种模式运行。

  如果你内耗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长时间意识不到,生活只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所以,电影里的男主,还是因为自己的懒和拖延自责,陷入了无尽的焦虑中:“又浪费了一天。”

  02

  现实中,我们纠结内耗的情绪,可能比影片还严重:

  聚会时,“为什么Ta是那个表情?刚才是我说错话了吗?”

  个人规划,“考研还是工作?打拼事业还是顾全家庭?”

  出门约会,”今天穿什么衣服,朋友圈发哪张照片,说哪句话”;

  .......

  心里始终就像住着两个小人,不断打架,反复琢磨,越来越痛苦。

  心理学对这种状态的解释是:你触发了自己的内在敌人。

  苏格拉底说过:每个人都有内在敌人,它让人远离真正的生活。

  拿电影里的男主说,心中的内在敌人就是典型的「漂浮小人」。

  他的内心始终有一块不确定的区域,如果事情没有安排好,就很难付诸行动。

  就算自我斗争了一整天,眼看着自己陷入黑暗,但开始之前,一切都要安全且妥当。

  别的事也是如此:

  工作前要收拾好桌面;

  旅游前要做好攻略;

  告白前也要确定对方也喜欢自己;

  漂浮小人隐蔽地设下陷阱,向你发起一场场内在战争,带来很多难以觉察却又没必要的痛苦。

  你一想养成好习惯,管理好时间,为未来存更多的钱,它就出来浪费你的时间,苛责你的幸福,击碎你的自信。

  可以说,只有认清自己的内在敌人,才能真正提高行动力,成为自律不内耗的人。

  除了漂浮小人,其它内在敌人也会用不同的方式阻止你变好:

  孤独小人:给人疏离感,很少朋友,假性独立;

  戒备小人:觉得人不可信,随时警惕别人的欺骗和背叛;

  自轻小人:让你有低价值感、低配得感;

  ......

  如果想要减少纠结和焦虑,就要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为自己做决定时不再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