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家长担心孩子的未来怎么办?抓住这三点,孩子将来都不会差

发布时间:2023-04-07 08:32:00 阅读:509次

  担心孩子的未来是多余的,操心操到点子上是必要的。我们不需要每天盯着成绩,而是给予孩子以下三方面,孩子自然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

  01

  教会她如何宝贵自己的生命

  每个孩子都知道生命是宝贵的,却不知道如何宝贵自己的生命。

  首先肯定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父母教会孩子要坚持运动,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不挑食不暴饮暴食,拒绝伤害身体的不良嗜好,健康是宝贵生命之首。

  第二是自由,自由的生命才能绽放光彩,想要自由就要懂得遵纪守法,对法律要有敬畏之心,才能真正自由的翱翔。

  第三是有情有义,教会他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懂得感恩,感谢,感动,从而有情有义,生命也就更加有意义。

  02

  培养孩子三大好习惯

  //自主

  居里夫人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那些事事包办的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长大以后非但没能独立,反而变成妈宝男,妈宝女,甚至啃老族。

  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尝试,孩子便有了自主的能力,遇事有主见,孩子自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律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律的人,看似日子过得如苦行僧般辛苦,却因为这种“辛苦”,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说“不”的底气。

  //自信

  海伦.凯乐说:“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孩子的自信心是父母给建立起来的,当孩子不缺乏自信心,面对困难就不会轻易退缩,而是越挫越勇。

  03

  父母要做到三”不“

  不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予到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因为某种因素影响,自己的理想愿望没能实现,很是遗憾,如今看到那个未完成的心愿,依然很盛行,便给孩子指路必须完成。

  比如:当教师的愿望,现在的教师职业很吃香,逼着孩子报考师范大学,然而孩子并不感兴趣,结果当然只有两种。

  一种是终于完成了父母的心愿,浑浑噩噩地做着不喜欢的职业。

  一种是耽误了孩子的前途,什么都没做好。

  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自己选择走哪条,父母给建议即可,不要费心费力地铺路,因为你选的,不见得是孩子愿意走的那条路。

  不使用父母的权威,让孩子屈服。

  有些严厉的父母,总是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主观想法,认为都是为了孩子好,如果孩子不服从,不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使用父母的权威,让孩子屈服。

  结果显而易见,孩子越来越叛逆,以至于长大成人,甚至成家立业,都和父母对着干,不懂得尊重父母。

  因为父母没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一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孩子不懂得如何尊重父母,自然也不会尊重别人。

  所以父母不要使用权威,你尊重孩子的想法,你的想法,孩子也会尊重。

  不操多余无用的心,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就好。

  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唠叨中长大的,但是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情绪不稳定,脾气特别坏,做什么事都没有耐心。

  一种是成熟稳健,善于思考,非常优秀。

  同样的唠叨,为什么结果不同?

  前一种唠叨是抱怨和指责,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暴自弃的心理。

  并非不能用反向思维激励孩子,而是要懂得恰如其分,不能一味地唠叨些没用的。

  后一种唠叨是不断地给孩子输入正确的观念,唠叨人生观,价值观,做人的原则等等,孩子虽然也讨厌,但这种观念通过长时间的唠叨,已经进入孩子的潜意识。

  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地用上了,孩子从而越来越来认可父母的正向唠叨,变得越来越优秀。

  作为父母,没必要为孩子的前途过于担心,只要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就好,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正确引导和支持,孩子将来都不会差。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