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发布时间:2023-03-20 10:29:26 阅读:360次

  前段时间,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说“感觉没有自己,都是以别人为中心,付出了得不到回报,很伤心,情绪也很大”。

  经过初步了解,我知道她(40岁)是一个对自己缺少信心,习惯讨好他人的人,而这些问题的由来,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关。

  今天的文章,我结合这位读者的情况,来说说我们该怎样活出真实的自己。

  01

  我们为什么很难做自己?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从小就拥有的。

  婴儿时期的我们,对自己的感觉是“我是好的”,像神一样具有全能自恋,因为抚育者(特别是妈妈)会在我们需要时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

  但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会发现,有时自己的感觉会被否定,因为抚育者(主要是父母)不会一直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

  如果抚育者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少关注我们的感觉,总是希望我们顺从他们的感觉,那么我们就会很难做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感觉越来越少,就会变成以别人的感觉为中心。

  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抚育者把我们“我是好的”这种感觉,被他们认为好的感觉给替代了,所以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感觉”,也就是失去了自己。

  就像前面说的读者,她说自己是看着妈妈的泪水长大的,因为爸爸比较粗心,加上妈妈和婆婆,以及姑姑们的关系不好,所以她有时看到妈妈不开心,就会去讨好妈妈,希望家里氛围好些,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她自己的感觉被压抑了,很难做自己。

  第二种情况,抚育者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我们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的,即你必须做到A,我才能给你B。

  就像那些成就导向型父母,孩子只有学习好时,才会给予他们的爱,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不值得爱,因为父母爱自己的时候,爱的也是成绩,并不是自己。

  这两种情况,看似第二种情况要好过第一种,因为毕竟父母还在关注孩子的感觉,但结果是一样的,即孩子的感觉很少被重视,孩子的内心是自卑的,以致成人后的他们很难活出自己。

  02

  改变自己,从体验开始

  前面说了,当我们的感觉很少被“看见”时,我们就会以他人的感觉为中心,进而失去自己。

  那么,什么是自己呢?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说:

  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生活一直围绕他人的感觉,就相当于我们没有参与到这些生命体验,即“感觉没有自己”。

  我的这位读者就是这样的感受。

  “体验的扭曲,是问题根源。”

  她小时候习惯围绕着妈妈的感觉生活,成家后,习惯围绕老公,以及老公家人的感觉生活。因为习惯了讨好他人,所以她在结婚的前几年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对,也没感觉自己情绪有问题。

  但随着被压抑的感觉积累得越来越多,她内心那种“成为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加上自己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她知道是时候要改变自己了。因为她不想那样“没有自己”地生活着。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建议她从小事开始说“不”,试着找到“我是好的”那种感觉。

  后来,她有意识地不让自己去迎合老公的感觉,结果发现“自己的拒绝”,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会“破坏夫妻感情”,这给她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可见,当我们的体验改变后,不再是扭曲的,感觉也被尊重,我们就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03

  三点努力,帮助你“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意味着自由,但同时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即“我选择,我负全责”。

  在这条不平坦的路上,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继续走下去,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

  提出三点努力,帮助我们“成为自己”:

  第一,远离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对世界的适应系统,或是为了因应世界而采取的态度。也就是我们公布于众的“好的”自我。

  如果一个人过分重视自己的人格面具,必然会忽视人格中其他部分的发展,从而产生问题。因为与人格面具相对立的是暗影原型,即人的身上存在着的动物影迹,包括一切原始的欲望、情绪和行为,是人的兽性的一面。

  真实的自我,包括人格面具和暗影原型,我们不能只活出好的一面,而压抑坏的一面。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鼓励大家去破坏社会,而是想说,活出真实的自己,一定要敢于展现自己攻击性,即坏的那一面,否则还是围绕他人的感觉走。

  就像我的那位读者,她可以拒绝,即表现出自己“不好”的那一面,这样才能真实地活着。

  第二,远离“应该”。

  “应该”思维,是阿尔伯特·埃利斯在他的ABC理论中提出的。

  ABC理论中的A指与情感有关的诱发事件;B指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C指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的反应;D指治疗;E指最后达到的效果。

  这个理论又称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简单来说,就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并与之辩论,从而达到“无条件的自我接纳”。

  而“应该”思维就是非理性思维模式之一(还有“必须”思维和“绝对”思维)。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们太多有条件的积极关注,最后就形成了“我应该是好的”等非理性思维,但他们在做某件事时做到了“好样的”,目的只是赢得父母的爱,而不是享受做这件事本身的快乐,那么他们就很难专注一件事,因为做事的时候并非都是“好”,就像成绩并非总是“好”,更何况这样“好”的标准是父母给的,很难满足。

  “应该”越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空间就越小。一个人内心的声音越强大,才能越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当然,这里说的“不在乎”并不是我们不要努力和精进的借口,而是要根据自己内心声音来不断提升和成长,这才是“成为自己”。

  第三,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

  一个主要依靠外在评价系统生活的人,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因为他们不敢按照自己的感觉决定和选择。

  就像前面说的读者,她就是习惯迎合他人的期待,而这就是她“感觉没有自己”的主要原因。当她不再一味地迎合别人时,敢于说“不”,自然有了自由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当她敢于展示真实的自己,夫妻之间的感情会更加亲密,因为活出自己的人,更有魅力。

  亲密关系中,特别是夫妻关系,彼此做到真诚相待,活出真实自己,会有利于情感的维系。

  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愿意成为别人“应该”成为的样子,无论那些规则是由父母制定的,还是由社会文化制定的。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就是成为自己。”

  但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或许有外界的干扰,亦或有内在的胆怯,而无论多么艰难,都是值得的。

  就像乔布斯说的,“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事物都是次要的”。

  希望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