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家养老的那一天,你会适应“养老”的生活吗?
一般人认为退休真好,退休了没人管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没有经历过就没有感受,其实长期的退休生活,会使大部分老年人内心深处产生厌倦,觉得生活无聊、无趣,甚至孤独、无助。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心理茫然的状态呢?本文介绍的“独处”退休生活方式,可能会对你克服孤独心理有所帮助。
现在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即“群处”和“独处”。所谓群处,就是指多数人在一起活动,如广场舞、合唱团、骑行团、徒步队等等;独处,就是一个人的独立活动,它包括读书、写作、摄影、书法、绘画、散步等。综合来看,一个人的退休生活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独处”状态,而且随着年纪越大在家独处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安排好自己的独处生活,享受好独处生活,是每一位退休人必须面对的课题和选择。
“独处”生活方式的内容。广义上来说,凡是适合自己单独活动的生活方式,都属于“独处”范畴。比如一个人在家里读书看报、听音乐,写文章或练书法,学音乐或学绘画;自己外出摄影、骑自行车、徒步锻炼等很多都可以“独处”。
“独处”应注意的事项。1、要静心: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开展自己的活动。2、要会神: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做到“笔在纸上,人在画中”。3、要舒缓: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活动,都要以舒服、缓慢为原则,只求安全,不求效率。4、要专业:要开展自己熟悉或以前学过的活动,千万不能独立开展自己不太专业,又具有不安全因素的活动和项目(如骑自行车、滑轮滑等)。5、要淡利:自己玩的项目以自娱自乐自赏为主,不以任何利益为目标,顺其自然,悠然自得。
现在有一些退休老人已经开始了“独处”生活。他们有的一本书、一杯茶在专心阅读;有的乐趣在笔墨纸砚中;有的在钢琴上弹奏一曲;有的背着照相机穿行在山水画廊中……。试想一想,如果你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你还会有孤独寂寞的感受吗?
“独处”并不是“不合群”的同义词,而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具备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储备的人,才能够真正实践独处,享受独处,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充实、丰富、提升自己的退休生活,实现静心、养心、健身、益寿的养老目标。
上一篇: 35岁出轨女人,悔恨和丈夫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