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玥,16岁女孩、高二休学,
玥玥妈妈告诉博雅心理张老师,自从女儿确诊双相后,家里人发现其消费欲望越来越膨胀,疯狂挥霍、网购。
平时不仅自己买各种吃穿用品,还给家人买,屡次劝说也没有办法改正。
父母阻止的时候她自伤自残来威胁父母,毫无理性可言,事后自己也懊悔。
冲动消费的背后,孩子有哪些心理需求?父母又该如何来应对?
心理原因分析
双相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成因是多维的,一般会从以下2个方向分析:
1、轻躁狂/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时,精力异常充沛,会让人感到无比快乐或易怒,经常做出未经深思熟虑的决定。
孩子会觉得自己状态非常好,十分自信且有力量,设定了一堆目标,觉得自己都可以实现。
计划通过消费来买达成目标所需的物品,比如想要健身于是买了很多装备,可是等拿到之后又没有兴趣了,在这个状态中不断的循环。
这时候孩子常常只关注“买”这一行为,而并不考虑自己是否真实需要,无法自控,事后也会自责、懊悔、觉得自己不可思议。
2、心情低落时,想要满足自己
有些孩子不会经历情绪的大起大落,而是一直非常低沉的状态,当滑入深深的抑郁时,通过浏览商品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觉得购物能够帮助自己排解心中的压抑,释放一些心中的苦闷,暂时忘记外界的烦恼,
孩子与父母关系不好,出于对父母的愤怒和报复心理,他们会疯狂花父母的钱来买东西,不管那些东西能不能用上,只要能让父母头疼,他们就达到目的了。
疏导策略与建议
花出去的钱让双相的孩子有释放压力的感觉,但是这样的行为治标不治本,加重经济负担的同时,病症没有真正的改善。
缓解孩子情绪症状
张老师先缓解孩子的情绪症状,引导她接受自己想要花钱的状态,排除购物成瘾或者其他心理疾病,这是双相病症引发的行为。
当受病情影响出现冲动消费的想法或行为时,比较理性的做法是遵医嘱,让躁狂发作尽快消失。
在其平静时,通过改变内心的不合理认知来调整行为,宣泄负面情绪,以此减少冲动消费的发生。
改善亲子关系
张老师告诉家长首先需要接纳孩子患病的事实,与孩子共同学习有关双相障碍的知识,了解双相障碍是怎样的,什么原因导致,如何预防复发......
创造一个相对平和的家庭环境,和孩子共同制定计划,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亲子关系比亲子教育内容更重要,父母要积极改善亲子关系,让自己和孩子能心平气和地探讨消费观和价值观,达成一致,这时候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扣上“叛逆”、“不孝”等帽子。
在亲子关系明显改善后,挑一个孩子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双方就消费观念和价值观进行平和、深入的沟通,就如何花钱、花多少钱达成一些共识,制定规则。
提供稳定且有规律的生活环境
如果孩子正受双相障碍困扰,强烈建议家长确保孩子按照规律的作息时间生活,这对于保持孩子的情绪稳定非常重要。
定时规律饮食;保持适当的社交活动;尝试记录并让睡眠变得规律,尝试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或在睡前运动,避免喝刺激性的饮料。
让他们尝试在相对稳定的生活里,一点点找回对控制感,减少对消费的依赖。
玥玥在经过12周心理疏导&干预,冲动消费频次基本得到控制,在情绪来临的时候,自己能够化解,延迟满足与自控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玥玥对画画很有兴趣,打算去认真学习,想努力发展一个让自己开心的技能,家人也非常支持,有信心陪她走过这段艰难的旅程。
上一篇: 培养一个有“幸福力”的孩子是家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