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不crush之后,TA怎么变丑了!?

发布时间:2023-11-30 12:57:08 阅读:62次

当你喜欢他时,他长得很帅,而当你不喜欢他了,你又觉得他长得很丑

明明都是同一个人,怎么突然长得不一样了呢?

之前究竟是为什么会觉得TA好看啊?

每个人身边或许都会有这样一位朋友,TA总是不厌其烦听你一遍又一遍地感叹你新crush的对象有多好看、性格有多好……直到你不crush那天,你突然意识到这位“crush-ed”是如此的普通。这时,你可能才会知道,之前听你反复念叨你的crush的那位朋友,TA的心理素质有多么强大。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crush,追星似乎亦然。一定会存在那么一个人,在你爱得撕心裂肺的时候,TA的颜值根本就是无可挑剔的世间绝色、是女娲的偏爱。但,当你逐渐淡坑或退坑后,你就会发现,女娲好像是公平的。尤其是,当TA被负面消息缠身时,TA的颜值更是飞速下降。

是TA的颜值客观上真的下降了吗?可能是。但,你对这个人的“爱”,或许才是关键。

其实,人们在评价他人的面孔吸引力时,会受到“滤镜”的影响。

前人研究探讨了面孔长相对个体判断他人的特质的影响,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人美心善”。大量结果也表明了,人们普遍会认为相貌好看的人会有更多优秀的品质。那么,反过来呢?

Bliss-Moreau、Todorov、Paunonen等心理学家也在研究中发现,对个体品质的认知程度会改变人们对他人面孔吸引力的评价,比如个体会认为诚实的人与不诚实的人相比,前者的面孔吸引力会更高。

这一点,可能与对面孔的心理表征有关。

心理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内部的复现,其除了反映客观事物,也是心理活动加工的对象。因此,心理表征是极有可能受到心理活动影响的,进而影响了个体对他人面孔吸引力的评价。

国内心理学家李庆功等人的研究,从信任的角度,证明了对他人人格特质的了解会影响人们对他人面孔的表征。在该研究中,当同一张面孔被赋予可信度不同的描述时,被描述为可信的面孔被认为更具吸引力,而且还会被认为其具有更多积极特质。在对面孔进行心理表征时,不仅仅依赖“自下而上”的视觉信息,还会受到“自上而下”刻板印象或认知的影响,从而使得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出现变化。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晕轮效应了。

晕轮效应,即在交往认知中,对方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会掩盖个体对对方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当个体对他人的印象越积极,就会觉得对方越有吸引力。

大量研究都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当面孔与积极的描述相匹配的时候,该面孔的吸引力评价就会普遍更高。

当crush一个人时,我们通常都是被对方某种积极特质所吸引。在认为对方具有这种积极特质的情况下,对方的面孔吸引力也会因此提高,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滤镜”的认知。但是,当我们不crush对方了,或者意识到对方身上的积极特质消失或降低时,对其面孔的吸引力评价也会相对变低或回到原始水平。

积极特质可以影响面孔吸引力这一点,也间接指出了面孔的吸引力并不是绝对的。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达不到所谓“高颜值”的标准而焦虑,请向容貌焦虑say NO!

“TA身上的光,其实是你眼里的光”,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造神”而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