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太在乎他人的评价,是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3-06-04 10:37:46 阅读:492次

  昨天,我和一个高中同学聊天,她说最近想换工作。

  据我所知,这应该是她N次换工作了。我俩认识十几年了,她大学毕业后在多个城市生活过,也换了好多份工作,现在在一个二线城市买了房子,但工作还是没稳定下来。

  更重要的是,她换工作的理由,几乎一样,那就是和单位同事关系不好。

  她总是和我抱怨,说同事要么排挤她,要么看不起她。我和她说过很多次,你做好你的工作就好了,干嘛在乎那些,再说同事可能也没那个意思。

  她听不进去,总觉得同事关系不好,就说明自己不够好。

  在我看来,她就是太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了,进而导致低价值感。

  其实,像我同学这样过于在乎外界评价的人有很多,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是谁,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特别在乎他人的评价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一起来讨论下。

  01

  太在乎他人的评价,

  并不是天生的

  这里先说一下,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本身没有问题,但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是有问题的,因为那会让我们迷失自己。

  国内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老师说:“假若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形成的。”

  也就是说,那些小时候经常被否定感觉的孩子,长大后就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

  就像我同学,她和我说,小时候很难尊重自己的感觉,因为她要根据父母的要求来做事。她父母是成就导向型的,只看学习成绩。只有考试取得好成绩,才能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否则很难得到他们的关注和爱。

  长大后的她,就习惯了向外寻求认同感。她和同事关系不好时,就特别害怕被别人说自己不合群,于是会去讨好同事,但讨好的同时,自己也很纠结,所以一旦出现关系不好,就选择辞职。

  其实,她就是在用辞职来逃避自己真实的想法,以期望在下一个单位能找到合得来的同事。

  02

  做不到尊重自己的感受,

  很难专注于一件事

  当我们从小缺少尊重自己的感觉时,就会格外在乎别人的想法,那么我们就很难专注于一件事,因为外界的评价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很难达到标准。

  武老师在《走出人格陷阱》一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自己小时候就知道自己感觉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父母从来不会强迫他做什么事,比如他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不喜欢吃菜,特别是饺子,他妈妈会在家里其他人都吃饺子时,专门为他做一份爱吃的食物;再比如,他小时候喜欢看蚂蚁搬家,有时会蹲在地上连续看三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蚂蚁搬家,但他父母从来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问题,也不会评价他做这件事是“不正经的”。

  正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武老师的自我感觉没有被破坏,才让他基本上可以干一行爱一行。“因为,当自己与某一件事的关系没有受到别人的妨碍时,那种全身心投入做事情的感觉实在太好了,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奖励。”

  对于我这个同学来说,她很难沉浸在工作中,不去管外在的人际关系和评价,这应该就是她从小做不到尊重自己感受导致的。

  其实,像武老师那样能够完全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人不多,特别是小时候,很多家长时常以“我为你好”的名义来干涉孩子的成长,这让孩子很难专注一件事。

  03

  从别人的评价中解脱出来,

  需要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

  前面说了,那些太在乎外界评价的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形成的。那么要从中解脱出来,就要抓住源头。

  有人可能会说,一个人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再追溯过去有什么用呢?

  这么说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讨论原生家庭,并不是要给父母“定罪”,而是找到原因后,超越原生家庭。

  首先,找到问题的原因,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医学上说要对症下药,心理问题也是这样。当我们知道自己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是因为从小没有被尊重自己感觉导致的,那么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即重拾自己的感觉。

  尊重自己的想法,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因为那些习惯在意外在评价的人,内心是有恐惧感的。

  就像我这个同学,她不敢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和他人相处,就是担心自己被拒绝。因为被拒绝,就意味着自己不好。

  她说,有一次,明明是她同事联系的业务出现问题,反倒推到她身上,本来生气的她,担心那个同事说自己计较,就忍气承担下来。虽然承担下来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但她的内心是很不舒服的,只是她还没攒够勇气去解决。

  其次,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从敢于表达来说。

  尊重自己的感觉,需要敢为自己的想法发声。

  就像我同学,她可以从表达开始,敢于拒绝、敢于计较,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心理界限,否则对方不仅看不起她,还会把事故“嫁祸”给她。

  当她敢于为自己的想法发声,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这样就可以慢慢变得不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

  再次,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以提升自我价值感。

  守住自己的心理边界,敢于为自己发声,自我价值感也会提升。

  如果我同学敢于尊重自己的感受,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那么自信心就会增强。当自信心不断提升后,对于外界的评价就不会那么在意,这样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做好工作,也就不会一直换工作了。

  其实,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

  拥有良好的心理边界,意味着我的心理状态是我的,别人的心理状态是别人的,我们之间有边界。换句话说,当我们学会守护自己的心理边界时,就不会想着去改变别人,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轻易改变自己。

  写在最后

  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重要性。

  《亲密关系》一书中强调:“从人性上来说,我们倾向于保护自我最脆弱的部分,然而这也是造成关系冲突的主要原因。对于伤痛、需求、罪恶、害怕,以及耻辱的保护机制,在个人的过去经历中逐渐建立起来,以至于我们在情绪上,并不如身体以及智识上来的成熟。为了成为一个情感成熟的成人,重要的是要突破这个保护机制,并正视我们的感觉,才能发现心灵最惊人的秘密。”

  正视自己的感觉,尊重自己的感觉,并突破感觉,遇见那个真实的自己。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