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阅读这段内容时,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和许多家长一样,你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伴随这幕会出现怎样的压力感。
你可以想象到自己的无奈、焦虑和愤怒;你甚至可以想象,胸部逐渐涌出的紧绷感、不耐烦、脑海里冒出的各种想法以及可能出现的言行。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这种压力是家常便饭。有趣的是,虽然迟到这件事根本不会对生活有任何真正的威胁,但它会引起我们非常强烈的感觉、情绪和想法,就好像真的有什么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了。你有注意到这一点吗?
图|Pexel
01
家长的“发疯时刻”
在咨询工作中,我们注意到:作为父母,我们进化出在压力情境下产生快速、强烈的自动化反应的能力与真实情境中的风险程度是不成比例的。换句话说:我们常常是在做过激的反应。
这些过激的反应方式,常常会让我们经历很多“发疯”的时刻:
有的家长会说:我都把自己吓到了,我怎么会说这样恶毒的话;
我动手打了她,我发誓一定不会动手的;
我发现先生可以与孩子心平气和的谈论,不像我一下子就陷入“战争”了,这让我觉得好像是我做错了什么,我觉得自己很糟糕。
家长陷入自动化教养的洪流之中,就是靠惯性、几乎已经成了本能的就做出了行动。事后,又会自责或是困惑。
说起来,这也并不全是你的错,是因为你的大脑里发生了一场事故——你的头脑被劫持了。
图|网络
02
什么叫头脑被劫持?
头脑被劫持了?
这是怎么回事咧?
在情绪爆炸的那一刻,这就是大脑皮层里的前额叶,边缘系统里的杏仁核和脑干“三位一体”的配合搞的小动作!
当我们接收到外界信息,例如,当我们面前突然出现一条蛇,杏仁核检测到“蛇”是危险信息,赶快把消息传给兄弟们;脑干收到信息,立马调节我们的身体激素,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准备;前额叶则调动理智,发现这哪是一条蛇呀,分明是条井绳,告诉大家,警报解除,兄弟们洗洗睡了。脑干这才收工。
这三兄弟的配合是快如闪电,往往一瞬间这些信息就处理完了。它们的良好运作是我们人类有效处理压力的保证。
但是当我们在情绪极度激动的情况下,例如极度的愤怒、悲伤、恐惧时,大脑皮层前额叶的区域活跃度就会降低,就很难理智地对杏仁核发出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这时候,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会采用自我保护的行为,随时做着战斗、逃跑或者冻结(如楞楞地一动不动)的反应。这种反应就叫杏仁核劫持。
因为失去了前额叶的理智判断,脑干开始盲目的跟从杏仁核发出的信号,这时,我们就像智商直降了50个点,只能依靠本能来反应。
所以亲爱的,当你情绪炸毛吼孩子时,并不是你的错,只是你被“劫持”了。
03
教育孩子,试试正念养育
当你对孩子发火的那一刻,你的头脑被各种各样可怕的想法塞满了:
这孩子是不是不会学习?
他/她是不是智力或者能力有问题?
这样下去他/她会不会被时代抛弃?
他/她长大以后会不会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一辈子活得失意落魄?
不行,我不能丢下他/她不管,我一定要采取行动,让他/她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
你的杏仁核探测到了这么多的危险信息,但大脑皮层的功能基本处于罢工状态,你只能付诸于原始的反应——争吵、吼叫甚至打骂(当然,也有可能是不做反应的逃跑或者冻结反应,但出于强烈的责任心,你更有可能会要求自己做点反应)。
图|网络【原始反应:战斗、逃跑、冻结】
如果你感到困惑并且想改变这一局面,不妨试试正念养育。
正念养育是一种持续创新的过程,指的是有意识的,尽力不带评判的觉知到每一个时刻。
正念养育,包括对我们的内在现象,包括思维、情绪和身体感觉进行觉察,也包括对外部的现象,如孩子家人,家庭文化习俗等进行觉察。
所以,要辨别自己的反应冲动,去体验有意识和正念养育时所发生的一切。学习用更加适合、更有想象力的方式予以回应,才能更好的觉察孩子的独特性、情感和需要。
——更好的临在[注],与当下全神贯注的倾听,辨别和接纳事物在每一刻的本来面目。
[注]临在presence:是指某一存有物和其他存有物「在一起」的实在性及不同的深度。临在指的是有觉察力地安住于当下。活在当下,活在每一刻中。——百度百科
——让孩子更加的冷静,行为良好,更好的解决与孩子间的冲突,促进您与孩子的关系,使养育过程更有效。
——减少养育过程中的冲动性,获得掌控感。
——更加接纳自己和孩子,与孩子发展出更强烈的联结。
上一篇: 爱情嫉妒|总是担心爱人移情别恋,这到底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