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压抑的情绪,正在毁掉你的身体”

发布时间:2023-04-18 10:54:13 阅读:519次

  亲爱的陌生人,你好,我叫木木。

  2019年,我在北方一所城市读大二,是一名学医的“小菜鸡”。

  那时,不管是学习,抑或社团,事情非常多。

  每天的生活,就像被赶着一样,我的精力慢慢被透支,每天胸口都很闷,喘不上气来。

  直到身体垮掉,我才发现,情绪已经善意提醒了我太多次。

  今天,我想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吧,里面藏着你需要的答案。

  01

  被送进急诊室才发现不是“想太多”

  情绪彻底垮掉那会儿,我再过几周就要期中考。

  当时,我还辅修了管理学双学位,一周七天都在上课。

  除此之外,我还接管了学院的一个社团,平时要帮老师整理参赛学生资料,并且得策划社团活动。

  我时常和舍友吐槽,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其实最开始时,我并不在意,告诉自己,只是有点累而已,坚持一下!

  后来,有一天早上,母亲突然打给我,电话那头传来噩耗,我大伯突发脑溢血,现在在ICU,可能要不行了。

  我赶紧请假医院。不到三天,大伯走了。我悲伤得无法自拔。

  小时候,是他教会我刷牙洗脸,哥哥欺负时我总向着我,对我的偏爱只多不少。

  我恨自己,没有在他清醒的时候多陪陪他。最后一次见面也是匆匆忙忙,没想到那是这辈子和他最后一次说话。

  回到学校后我感觉更加抑郁,胸中憋着一口气,出不来。

  第二天我去医院挂了个胸外科,检查了一遍,医生说,我的身体很好,没有任何问题。

  紧接着医生问我:“小姑娘,最近是不是比较疲惫呀?看你脸色很白。”

  那一刻,就在那一刻,我的情绪就像是大坝泄洪一样,趴在桌子上不停地流泪。

  医生安抚着我说:“没事的小姑娘,你可以去看看心理咨询师。”

  那是我记忆里第一次接触“心理咨询”这个词。

  回家后,我把医生说的话转达给了父母,他们的反应却是:

  “什么呀?他说啥呢?咱们才不需要做心理咨询呢,你平时就是想太多,这都上大学了,总比高三轻松很多吧,能有什么压力?”

  我反复思考我妈说的这几句话,觉得很有道理。高三是比大学辛苦多了,偶尔也会崩溃,但都自己调节了,也没出现什么问题。

  于是,我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直到有一天下午,我们上内科课,课的结尾需要完成随堂小测验。但我有很多题都没有做完,而且老师说要把它算为期末笔试成绩。

  我一想到可能挂科,胸口就很憋,大口喘气,就像鱼没有水一样,焦虑得要昏过去。最后,同学联系了辅导员,把我送进了医院急诊——由于过度换气,导致我呼吸性碱中毒。

  当晚,我妈安排我去新医院做检查。我躺在平车上吸着氧气,浑身无力还反胃,我始终也没缓过神来,自己这是怎么了?

  脑子里突然想起之前那位医生说的话,对!没错!我要去做心理咨询!

  02

  情绪被看见后

  我第一次感到了自由

  一开始的咨询,我比较拘谨。

  潜意识里,我认为对面的人是个“老师”,很怕我在咨询室里讲的话,她会告诉父母。

  但是,她在一开始就和我签署了《保密协议》,认真解释每一条的含义。语气非常柔和,就像妈妈一样,我觉得很安心,很舒服。

  从一开始笔直坐在沙发,到可以随意猫在抱枕上,静心思考每一个问题,我想这是我和咨询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让我如今回想,依旧会鼻头一酸的一次对话,是我们探讨大伯去世,和学校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后,咨询师很温柔地看着我说:

  “木木,我发现你每次说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时,都是笑着说出来的。”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很酸:“因为哭没有什么用呀,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说完这句话,我想哭但憋着,最后没忍住,嚎啕大哭,那是我第一次哭得这么伤心。

  咨询师静静看着我,递给我一张纸巾:“不着急,我们给自己时间,来体会这一刻的感受。”

  我闭上眼,按照咨询师的引导语,去“感受”。

  看见我所有的痛苦、犹疑、自责与压抑,看到原来身体里住着另一个人,它近乎虐待般地语言暴力着自己。

  看到是一种神奇的、接近灵性的体验,那一刻,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咨询中,也曾多次聊到原生家庭问题。

  母亲是个“女强人”类型,我的争强好胜和她特别像。

  小时候,母亲每天非常忙碌,我们甚至一天都可能说不上一句话。

  但她对我的要求,又很严格。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年寒暑假,我没有休息过,直到高中毕业。

  因为除了上补习班,就是上补习班,和爸妈一起出去玩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出来。

  而且我发现,父母只教育我要多反思自己的不足,遇到什么问题想自己的原因,即便对方真的是错的。

  而且,从没教过我反抗和学会拒绝,只逼我退让。

  他们从不吝啬在物质上给我满足,但在精神层面上,显然是匮乏的。

  后来,我主动尝试改变,我选择和母亲多打电话多发消息,慢慢的,我发现母亲也在用她认为爱我的方式去爱。

  多次沟通后,我们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现在的相处模式比之前舒服了很多。我能理解她的严格,她也能理解我的脆弱。

  而且我发现,我的内心比之前更有力量。

  情绪开始变得平稳,抗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学会了如何减压,不把自己那根弦绷得太紧。

  03

  慢慢来,比较快

  而改变,也作用在了更现实的日常层面。

  比如,我经常会遇到一周内要解决七八件事情的情况。

  以前,我会手忙脚乱,从而引发焦虑,焦虑到我解决不完这些事情。

  现在,我会把任务在备忘录上列出来,分轻重缓急排个序,有些事情考虑请别人帮忙解决。

  在忙的时候,我晚上一定会给自己多10分钟的洗澡时间,并且留出充足的睡眠时间,告诉自己不必事事完美。

  我发现,在这种状态下,事情反倒能顺利解决,而且都如期完成。

  以后不管再忙,我起码不会畏惧。我明白了一句话:慢慢来,比较快。

  就我而言,做心理咨询真的非常有必要。

  有句话叫,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心理咨询亦是如此。

  我们的心理问题,不是单靠和朋友聊天就能解决。

  咨询师和我举过一个例子,她说:“你有一天感冒了,朋友们都很关心你,但他们没有带你去看病吃药,而是给你沏了一杯热茶,你觉得你能好吗?”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确实如此,身体感冒了要吃药、看医生,心灵也需要呀!

  最后,我想对正在经历痛苦的朋友们说,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很无助,你一定是个很善良的人吧。

  但请不要放弃,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会好的,相信我,真的都会好的,轻舟会过万重山的。

  所以,勇敢走进心理咨询室去求助吧。

  短短的50分钟,带来的或将是一生的改变。

                                                  

在亲子关系,子女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调整等方面,有困惑的亲们,可以关注博雅心理抖音号,了解更多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