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如何疏导和转化情绪

发布时间:2024-09-14 09:18:48 阅读:228次

  情绪不是靠爆发的,也不是靠压抑的,而是需要及时疏导和转化的。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及时疏导情绪,不让情绪积压,让情绪流动起来,保持内心的通畅。

  这里简单介绍其中的几种,供大家参考: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认为决定我们情绪状态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信念),通过调整信念,用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限制性信念,就能够改善情绪。

  从我个人的工作体验来看,一些表层的信念其实还比较容易调整,但是,一些深层的信念(核心信念)其实很难识别,而且这些信念往往夹杂着自己强烈的情绪和身体感受,处理起来需要时间,也需要结合专业的方法。

  比如,一位女性,离婚后其实还是想找一位合适的男性结婚,她也知道要相信“有的男的是靠得住的”,但是,她却很难去靠近任何一位男性,在关系中也很害怕受伤,这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因为她的爸爸很渣,从小她就和爸爸的关系不好,后来结婚和前夫的关系也很僵,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男的都靠不住”,这个信念是潜意识层面的,虽然意识层面她知道有好男人,但潜意识层面却很难相信。

  因此,要处理深层的信念,我们需要深入潜意识,逐步松动,并通过新的体验去强化合理的信念,建立起新的积极的思维模式,这需要很好的觉察能力,并且需要大量练习,如果有咨询师的陪伴和指导会更有效果。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当我们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是3:1时,才能感受到积极体验。之所以是3:1而不是3:0,也说明我们需要接纳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是不可消除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多去感受积极情绪,比如,采用积极心理学中的每天记录三件好事的方法,就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幸福感。

  正念冥想:长期坚持正念冥想可以改善我们的大脑结构和功能,降低杏仁核(与我们的情绪不稳定有关)的活跃度,增强前额叶(新皮层)的灰质密度(这是与情感调节和自我控制相关的区域)。正念冥想其实不难,难就难在坚持,因为一次冥想肯定没有效果,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冥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坚持练习。

  自我关怀:前文有提到,当我们的自我概念面临威胁时,就会触发压力反应,我们会陷入与自己的斗争(自我批评)、远离人群(孤立),或者进入僵住状态(反刍思维),而这三种反恰好是自我关怀三要素(善待自我、共通人性、静观当下)的反面。

  当我们践行自我关怀时,我们会关闭“战斗-逃跑”模式,激活养育行为系统,让自己感受到关爱和善意,与自我之间形成更加健康和更具支持性的关系。对自我关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阅读《自我关怀的力量》以及《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这两本书。

  自然疗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走进大自然里,不管是旅行,还是就在附近的风景里走一走,待一会儿,就能够让我们缓解情绪,放松下来。因为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大脑基本处在紧绷状态,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还是看手机里的各种信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活跃,而人是从自然中走来的,当我们身处大自然,我们就会自然地放松,激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让两者达成平衡,也就身心平衡了。

  愿你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活出你的幸福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