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情绪是来传递信息的信使

发布时间:2024-09-14 09:33:03 阅读:252次

  当我们深陷情绪之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以为这就是自己,我就是如此暴躁,就是如此脆弱,就是如此悲哀……

  但实际上,情绪不是你,情绪只是一个来传递信息的信使,当你仔细去观察,你会发现,每当它来“敲门”的时候,都是为了让你接收它想要传递的信息,但你总是不去收信,总是看不到它传递过来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一次次来“敲门”。

  一般来说,情绪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未被满足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我们需要处理的未完成情结。

  当你能够通过情绪看见你未被满足的需求,你会找到你的核心需求是什么,这就是你需要成长的方向。

  比如我自己,曾经常常会因为别人不认可自己而生气,当我觉察到这一点,我找到了我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我也看见了情绪告诉我的信息:你未被满足的需求是被认可,那么我的成长方向就是学会补足对自己的认可,不管是通过在能够给到自己认可的关系中去获得,还是通过自我认可的方式来补足,都是有效果的。最终,当我被认可的需求逐渐被补足,我也很少会因为别人不认可我而生气了。

  而当下的情绪,往往并不是因为当下的事件而起,只是因为当下的这件事或这个人触发了你的情绪按钮,而这个情绪按钮就和我们的未完成事件有关。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创伤,也都会有自己的未完成情结,如果我们没有采用一些方式去疗愈,它们也会一直存在,遇到类似的情境,类似的人就会触发,让我们产生类似的应对模式和情绪。

  有位朋友讲完课,被领导点评,提出跟多不足之处,当时内心很不舒服。

  后来,也是通过觉察,她发现之所以当时自己变得那么不舒服,其实也是一种过去经历的呈现,和她在小学的时候被我的数学老师批评时的感受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严肃的,都是感觉和我们距离很远的权威,所以,我当时那么生气、委屈。

  也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那件事,而是这件事触发了她潜意识里的情绪,才让我反应那么激烈。那时那个小小的她,被老师罚站,所有的委屈、愤怒都被压抑了下来,没有找同学诉说,也不敢告诉父母,而这些情绪一直都在,形成了她的未完成情结,当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呈现出这样的模式。

  当能够跳出来,跳出自己的角色和情绪,我看到的领导是一位关心后辈的领导,提的每一条建议都是有根据的,也都是有建设性的。而当她真的用心去研究她发给我的一字一句,我发现,我对于讲课有了更多的了解。

  后来,她也采用了一些心理学的方法,通过冥想和意象对话的方式去安抚曾经那个受伤的自己,通过书写的方式不断地表达和疏导出曾经被压抑的愤怒和委屈,我发现,现在面对那位数学老师和领导,她都会更加放松和自然。